我要分享
因为一直偏好情节紧凑,人物鲜活的作品,如果不是群里的要求,像《查令十字街84号》这样的书,我应该不会主动去看。第一遍按自己惯有的速度看完,感觉淡淡的,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本很寻常的书会成为“爱书人的圣经”。于是专门寻了个轻闲的下午,就着香茶,再刻意的放慢速度去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我专门去查了一下,那个时期,英国处于二战后的恢复期,物质极度贫乏。还记得以前看过一张照片,两位衣冠楚楚的英国绅士在被炸得满目疮夷的废墟中站着看书。我觉得这特别合适本书中的英国,物质虽然贫乏,但仍旧坚守着自我传统的精神世界。而作为新生的美国,在传统而严谨的文学上,没有办法满足海伦·汉芙这样一个旧书爱好者的要求。于是有了这段情缘的开始。
有的人爱把这段感情往爱情上扯,但我不这么看。二人因书结缘,甚至不能完全说二人,因为书店里其他人也与海伦·汉芙有过通信。一个书店除了利润还有专业,一位读者除了阅读还有思考。因彼此对书的尊重达到极致,所以成就了惺惺相惜的关爱。
海伦·汉芙感觉有那么点点的自来熟,所以信从一开始就写得像与相识已久的老朋友,她感性而又慷慨,在她生活可以算得上拮据的时候,她在阅读中找到了心灵寄托。而法兰克·杜尔,则是一位严谨至一丝不苟的英国绅士。每次看到在海伦鲜活灵动的邮件后,法兰克·杜尔一板一眼的回信都有一种忍不住想笑的感觉,仿佛看到一个活泼的美国与老派的英国在对话。来来往往的邮件之间,有些许的温暖慢慢蔓延开了,于是想起那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生总是有时会觉得孤单,或许是因为我们的传统让我们吝于表达我们的内心,所以总要借助一些平台,比如俞伯牙借助一曲高山流水,而书籍也是这样一个平台。世上爱书之人因书结缘,因书相识,再因书相知,这也许是这本薄薄的小书引起如此多人共鸣的原因,因为每一个爱书人的心灵深处,都期待有这样一种缘分吧,不管千山万水之隔,都能发现,原来你在这里。
海伦·汉芙终究没有与法兰克·杜尔见面,她的心里,法兰克·杜尔一定就刚刚好是她想的样子,查令街那家旧书店,也一定刚刚好就是她想的样子。
无论你来不来,我都在那里,准确的说都在你的心里。《查理十字街84号》,无论你读不读,它都在那里,你读了,它在你的心里,你没读,它在爱书人的心里,这是读书人永恒的圣经。群名“查理十字街84号”,让我疑惑,经过查证,让我尴尬,经过阅读,让我汗颜,让我铭记永远,它镌刻在了我的心里。
这个故事(真实的)开始于1949年10月5日海莲˙汉芙发出的第一封寻书信,止于1969年10月希拉的回信。一个缘起于寻书,却不止于寻书的故事。这是一份来自两个爱书人诚挚深切跨越时空的友情,来自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众人的友情,一份延续了二十多年的书缘情缘。我们能有几个二十年。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
要谈历史背景,我不擅长,但是从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二战时,美国毕竟没有经历本土的战争,因此经济繁荣,但是文化生活和经济繁荣不能对等,英国本土经历了残酷的二战的打击,物资匮乏,精神不倒。这也就促成了爱书的海莲不得不向英国的旧书店求援,这也就促成了二十多年的书缘情缘,使《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动车上,海莲这个白羊座的爱书女人娇嗔怒骂着,让我忍俊不禁。她的第一封信还算中规中矩,但是和弗兰克的谨慎有礼回信对比,差异巨大。此后她的信简直就是像一个邻家女孩儿在和她的好友率真随性地闲聊,“你们可否行行好”、“哼,去他的”、“天晓得你叫啥”……。通过这些文字,可以想象,现实生活中的海莲一定个泼辣率性的女子。在和该书店通信没几次后,海莲了解到,英国物资困乏,虽然她自己生活其实很拮据,买书时都精打细算,但却慷慨大方地为书店的人寄去他们紧缺的各种食品和生活用品,第一次寄的时候,她连和她联系者的姓名都不知道。英国人有他们的矜持,尤其是弗兰克这种传统的绅士。但是这种矜持在海莲这么热情大方的攻击下也有溃防的时候。从最初“敬爱的夫人”到“海莲?汉芙小姐”、“亲爱的汉芙小姐”到“亲爱的海莲”。但是弗兰克毕竟是一位温文尔雅、真诚、谨慎又稳重的绅士。他的信件行文始终是中规中矩的。海莲的称呼和落款都是亲切随意的,甚至有时候连称呼都省了。而弗兰克基本上一直称呼着以“敬上”等落款,只有到了十几年之后,这个行文才放松些了。而且每一封信的内容也都对海莲的要求和意见认真仔细地回复。
除了海莲与弗兰克的通信,还有海莲和朋友之间的通信,还有书店其他店员、店员家人甚至他们的邻居和海莲的通信。这些信读来温馨有趣,让人感动。真是海莲的热情率真、慷慨大方感染了远方的英国人,而英国人谨慎有礼的迅速回复使得这一情缘得意继续和发展。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性格的人,因为同一精神世界有了联系,那就是对书的热爱,对书的那种由衷的感情,由书结缘的情谊又进而发展到其他的情谊。遗憾的是,海莲一直向往英国之行,英国的友人们也期待着她的到来,在弗兰克有生之年终究未能如愿。也许这种遗憾也是本书之美所在,也是这种情缘之美所在吧。
在动车上看这书的时候,时而啼笑皆非、时而痛苦流涕,时而发傻沉思,时而微笑向往,完全忘记了周遭。等看完书时,已经泪流满面,不知邻座作何想,但是这种感人肺腑的情谊实在是让人忘我。
七弦读书群的群名是这本书,所要求的必读书目是这本书(要交作业滴),以及本书的序言,都看的我好好奇。书信体形式和缘由俱已明了,但仿佛时空交错、影片切换的汉芙与书店,在中国茶馆谈论钱钟书、沈从文等的场景,到底是小说中涉及内容,还是译者在书中/现实场景中切换呢?此乃疑惑一。疑惑二是对众多汉芙和弗兰克因书结缘生情的看法,有点不以为然。让阅读者从这些书信中莞尔一笑,得览他人爱书、读书、因书结友之喜悦,才是结集成册之立意吧,何必纠结于是否有情呢。
阅读心得: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因书由信结缘,结识越来越多朋友,一起谈天论书聊生活,乐趣横生的一个温暖故事。海莲这个活泼姑娘,热情、率真而俏皮,她一定很爱笑吧?就算是个外表沉静的,心儿也是那种鬼灵精的。喜欢她的各种碎碎念,喜欢她戏谑弗兰克,喜欢她淋漓尽致的享受书的一切(文字、装帧、乃至前主人的题记……)的痛快,仰望她阅读的品味和格调——她实在是爱书,也懂书的。海莲的性格很阳光,所以她向书店诸位伸出援手,别人得到快乐,她自己也就收获了快乐。这点很有同感——在分享童诗的过程中,听无数妈妈谈起和孩子一起享受小诗的那份美好和滋润,心里的确美滋滋儿的啊……
弗兰克的英国绅士气息十足,逐步熟悉后他才谈到,自己不是个刻板的人。书和阅读,这个共同的爱好足以令人缔结一生的友谊,我是绝对相信的。至于是否有更深的情愫,我觉得那不是重点,即使有过一点,也随主人一笑而过,随风飘逝了吧……
阅读笔记:
(一)最早的信:
时间是1949年10月5日(二战结束没几年)
地点是纽约市东95号大街74号——英国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思与科恩书店
人物:海莲.汉芙
源起:海莲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马克思与科恩书店刊登的广告,想通过该店代购便宜些的旧版书。
感受:海莲似乎是性格/文笔非常活泼不羁的爱书人,虽然是初次写信联系,以“诸位先生”、“贵书店”相称,但一句“我只不过是一名对书本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罢了”,便显露出她的俏皮。
弗兰克的第一封回信则显示了他的拘谨细致和绅士风度——“解除三分之二的困惑”,以及对阅读、书籍方面的博学、专业。另外,此时他对海莲的称呼是“敬爱的夫人”、“您”、“FPD敬上”(10月25日回信)
(二)约9天后(11.3),海莲写了第二封信,表达对所寄书籍的欣赏喜爱。看来英国文化的积淀在书的装帧等细微处俱可体现。这回弗兰克的回信也很快(11.9),简短,带着欣喜顾客满意的忠诚气息。
(三)海莲看书够快的,才一周半就开始抱怨那本《新约圣经》了,真是个直爽火辣的姑娘。“去他的,……”则有些俏皮,有点抱怨中撒个小娇的味道。
约一周后,弗兰克简明扼要的回信亦到。
(四)(1949年12月8日)海莲察觉到是同一人一直为她服务,给她回信,使用了“敬启者”,这回,不仅写了看书的心情——这是令人读着特别有趣的地方,还提到英国经济萧条,正实行配给制,海莲寄了“圣诞礼物”。这个“穷”作家姑娘,真够热情大方的。约2周,弗兰克简短诚挚<
交作业。从大学毕业至今近20余载,只有交图纸,又一次交作业仿佛回到学生时代,作业交上了,却不知对错,忐忑中等待老师发作业。当然,这次作业没有对错,但依然忐忑,其原因在于与各位相比,理科生的文学素养差了很多,敬请各位批评指正。同时真心盼望着跟大家多学点东西。谢谢!
一、本书发生于二战结束后的1949年-1969年,正是英国处于食品严重匮乏,物价飞涨的时期,故事就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二、海莲:活泼、聪慧、富有同情心。
她的信语言调皮,有风趣,读她的信总让人嘴里含着笑。如:在1950年4月10日写给塞西莉的信中,她写到:“可怜的弗兰克........戳穿他那英国式的矜持.......。”
她的信大多即兴而发,像这个人真真切切的站在你的面前发牢骚,亦或侃侃而谈、活灵活现,很真实。
三、相比之下,弗兰克就中规中矩,每封信都有正规的称呼、结尾有祝福语,用词也非常传统,没有一点诙谐、轻浮之意。的确是一名英国绅士。同时他还是一个热心、负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比如在1949年10月5日海莲提出要利.亨特的散文,直到1951年10月20日弗兰克才找到这本书,历时2年呀!
《查令十字街84号》一开始看书的序文“书缘、情缘”标题时很奇怪,以前从未看过这本书。通读过后明白,这是爱书人的“缘”,惜书人的“缘”,因书结“缘”。海莲偶然发现伦敦一家二手书店能找到她想要的书,书店为海莲尽心尽力,处处留心地找书。了解到战后英国生活物资匮乏,海莲不断寄去“鸡蛋、火腿等”,因而与书店、书店里的人结下一段缘。书中海莲率真随性,对收到好书,信中不乏朴素溢美之词,“真漂亮”,“光是摸着心里就舒服”。对《新约全书》的不满,直接来了句“这算哪门子新约圣经啊”。弗兰克温文尔雅,行文中规中矩,典型的英国绅士。特别对书中“绝不买一本没读过的书,那不是跟买衣服没试穿过一样冒失吗?”“我着实喜爱被前人翻读过无数回的旧书”“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这些话感触良多。
在其它群得知有这个读书群,希望知道其他人都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样的感受,加了进来。很欣喜不令我失望,通过这些天的学习,虽未发言,但收获多多。原来有那么多爱书的人,谢谢七弦老师引领学习。
一直认为,世事变迁,惟有书与人的生生世世缘未了......正如书中汉芙小姐认为的那样:我寄给你们的东西(吃的),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我的礼物(书籍),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和爱情无关的故事,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改编成电影就会有暧昧的爱情的暗示……难道爱书人之间纯粹而又深厚的情意还不足以使我们的人生温暖吗?
继续读,继续悟
本书是一本书信合集,集结了一位美国痴书女子海莲和英国一家古书店经理弗兰克在1949年10月至1969年10月,20年间因购书而缘起的一系列往来书信。
在网络上查阅了二战前后美英两国的历史和重大事件,把它们串起来,是这样的: 1939年9月至 1945年8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是同盟国阵营的两大主要成员国,两国进行了多次联合作战行动。战争期间,由于扩军参战,并大量供应盟国军火物资,美国成为盟国的兵工厂,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然而,美国在1953-1954年遭到经济危机的侵袭下,但很快得到为缓和。60年代的美国,由于越南战争不得人心,国内社会也曾动荡不宁。战后英国的综合实力更加削弱,降为二等强国。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经济发展缓慢。战后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第2位,50~60年代,又先后被联邦德国、法国和日本超过。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以前看书,完全没有留意过历史背景。就是这样粗略地了解,也能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书中内容)
再说书中人物。海莲率真随性。第一封信中,就简单明了地阐明了自己对于书的要求,第二封信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所收书的赞赏和无比喜爱,“真是漂亮!”“光摸着它就教人打心里头舒服。”;如果说第一封信的行文还因为与陌生人的初次交流而中规中矩,那么从第二封信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口语化的文字,如“你们可否行行好”,到了第三封信中,由于对《新约全书》的不满,连称呼都省略了,直接来了句“这算哪门子的新约圣经啊!”以及后面的“哼,去他的!”“FPD!糟了!”“快通知我怎么办!”“行了!别老坐着,快去把它找出来!”,“大懒虫”这些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位干练甚至有些任性有些泼辣的女子。可以想像,现实生活中的她一定是为心直口快,为人豪爽。虽然自己生活拮据,买书时都精打细算,但却慷慨地不断为弗兰克他们寄去他们紧缺的各种食品和生活用品,从这个角度看来,豪爽的海莲又是细腻和体贴的。
放下书,抬起头,女儿惊呼:“妈妈,你怎么哭了!”
“看这书,被感动了。”我说。
女儿瞅了瞅书,有些不屑:“这书我看了,不就是一本书信集吗?至于把你感动成这样?”
十一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理解这些与书、与信有关的情感啊!
记得那些奋笔写信的日子是没有什么时间概念的,什么上课下课晚自习,统统给回信让路。有时候,宿舍楼熄灯了,自己拿着手电筒蒙着被子趴在床上写……仔细回忆,真想不起什么具体内容,但是有一点,那流淌于笔端的,全是真实的喜怒哀乐。拆开回信,想着自己写信时的心情,用心倾听着对方几天前的诉说,感觉所有等待的日子全被思念填满。其实,这些真和爱情没多大关系,信的那头,有发小,有死党,当然,也有朦朦胧胧难以定义的异性……
上学时每月生活费有多少已经忘记,但是我知道那些不多的生活费里有相当一部分被我节省下来买书。虽然我不懂出版社,不懂开本,可是我绝对容忍不了盗版和粗制滥造。抱着自己用吃馒头就咸菜换来的带着墨香的书慢慢品读,那感觉,真的犹如在享受饕鬄盛宴。结婚前老公看着我的几大袋书,简直不相信那全部是我从生活费里抠出来的。当我得知那些书在以后寄存的过程中被人当废品卖掉,心就像被挖去了一半,那种感觉,不是爱书之人怕很难理解……
手机、短信、微信、QQ等等逐渐代替了书信,也无需再为买书算计,那些写信、攒钱买书的日子也逐渐淡忘,可翻开《查令十字街84号》还是流泪了,为书信两头的人,为那些流逝的时光……
这本书,几年前自己买过一本,后来同事又送我一本。那时只是粗粗翻阅了一下。电影当时也看过,留下淡淡的、温暖的记忆。再次相遇,说明读它的机缘又来了。这次没有来得及再看电影,光看书了。因为有同时看几本书的毛病,所以仍然读得不是特别专注和深入。
生性愚钝,那就先干点笨活。在excel中录入了所有邮件的基本信息。呵呵,玩一份“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书中往来邮件的统计学分析”。
书中往来一共有82封邮件
出自海莲.汉芙的邮件,有34封。除了写给塞西莉和玛克辛各两封,凯瑟琳一封,其他29封都是发往查令十字街84号,实际上,收信人都是弗兰克吧。仅在最初的两封来信中,海莲在来函的左上方按格式书写了收信人的地址和名称。此后,这一栏就全是缺失的啦。再看她写信给对方的呼名,也是率性而为,变化不定。
不知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巧合?选入书中的由弗兰克.德尔写给海莲的邮件也是29封。前后跨越差不多整整19年的时间,弗兰克保持着一丝不苟的信函规范,呼名也一直是行礼如仪。
这就可以作为他俩性格对比的一个证据吧。弗兰克严谨内敛,而海莲却热情奔放。不过,弗兰克也不是完全不解风情的木讷男人。比如,海莲在19500209的去信中,因为不满弗兰克没有迅速地寄书,署名一改往日的风格,署为“汉芙小姐上”并且娇嗔地在括号里加注(只有我的“朋友”才可以叫我“海莲”!)。弗兰克欣然会意,在回信时,终于改掉前面一直使用的“亲爱的汉芙小姐”,而启用新的称谓“亲爱的海莲”一直到最终。在随后19500417的信中,弗兰克也在“亲爱的海莲”后面括号加注(您看,我已经不再“行礼如仪”了)。虽然他其实仍然还是行礼如仪的,但这样的改变和加注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俏皮和亲切。(后来看到恺蒂的序言中说,是因为有诺拉出面致谢并做了有关说明,弗兰克才肯改称谓的。呵呵,真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啊。)
同一本书,不同的时间读,感受确实会有不同。第一次读的时候,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原书中的文字。而是读库老六最后那段文字。
我想,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慰藉,名叫沉默。
经得起一读再读,一本好书!
刚开始读查令十字街84号,态度很随意,翻了几翻,看到了几段与战后的英国、美国社会状况有关的段落,勾起了对历史超级热爱的我的兴趣。于是决定重头开始好好读上一读,很自然中,思绪就追着这些往来的信件跑进了时间隧道之中,停留在了海莲和法兰克的身边。
时间跨度长的故事,总是感人肺腑的。一方面因为真诚,一方面因为时间的流逝最终总是会有物是人非的变化。
在一口气读完后,掩卷静静地让自己悲伤了一小会儿,立刻从头再次读起,为了让时光倒流。书籍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追溯时光吧。
文字的力量镌永而世界
《查令十字街84号》,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比书比文字更重要的事,但有那么一些人却挚爱这些到极致,这本书令所有爱书的人如临其境,并由此圣地般向往着查令十字街84号。
从1949十月到1969十月二十年间,美国大女汉芙与英国旧男德尔因购书与售书而通信绵绵,其间展开的故事千人读出了千面,因为男女主们生动的文字驾驭能力以及灼灼的爱书之情,也导引着我一气呵成。
故事发生在大美崛起,英帝国垂暮的时代,但文化的积淀却让汉芙向往极了英伦,在书里畅游抵达彼岸是极简的方式,于是有了这本书中长达二十年的实情纪录。书信的往来中,我们看到的是美国物质极丰而精神馈乏的背景,包括美国人代表的汉芙们也是极具张力的个性表达,善良、直纯中仍然透着股优越感、言辞刻薄感;反观以德尔等书店职员为代表的英伦百姓,更多的是一种温厚、谦恭、谨慎、内涵却也懂得人情念达。
汉芙坦诚,诚信,清贫中极具慷慨,带有体温感的文字描述,索碎、幽默、通达,对好书的渴求,对自己的阅读态度,作为单身女子的任性,那种似曾相识却未谋面的心悸悦然纸上,对于汉芙,一生爱书,致力于读书,除了这个查令,没有特别伟大的作品问世,仅以此交往的信件来拓名,有内心总存有种酸楚感,是才华不够?是阅历不够?是精诚不够?书里的汉芙给人的感觉很代表老美的粗大壮,有股子盛气的架势,但细节中却无处不在地体现着善良与寂寞,是蜗在壳里的牛?对世界有着恐惧感?或者是因为工作经历的原因总怕不被认同?而对于文字的喜爱,让她在德尔面前恣意地展现着自己,以其文字表达出来的个性,她是一个多么孤寞的人?书信这样的方式,因为时空的原因,让她倍感自我,很舒坦地被认可,被接纳反复说到对于伦敦之行的向往,我也跟着激动,渐次遗憾,再婉惜,再奇怪,再感叹,感觉有故意避开之嫌,怕真实面对?因此在最后用了“亏欠”一词,多少表达的是心里那丝丝隐憾吧。于是更感觉汉芙的生活很离尘,躲进小楼成一统,甚至有强迫症的迹象偏执于已见,读书是很个人的事情,纠结其间,也许少了许多许多的乐趣,于是不再深究,只是更愿意去享受这本文字书信带来的真诚与感染。
相较于汉芙,我更喜欢的是男主德尔先生,字里行间,没有平仄起伏,一贯地谦逊慎密,有求必应,有礼必回,有来必往……面对汉芙的骄奢言词,一直彬彬有礼、有节,雅致又不失高贵,让人不得不服这大英绅士范儿,不管对方有信件有没有抬头,有没有尾签,都能保持自己的距离感,尽管定位是私信,但德尔一直恪守着为对方寻书的初衷,尽职尽责尽力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无间隔的表达也就是告知了自己的度假生活,家庭的成员,文字的反差特别特别大,这也是查令吸引我的一处。我很感念书中德尔所述的如此耽精竭力地找寻那些书!关注细节并一一汇报成文,过程的乐趣享受其中,还得到从未曾了解的羊皮书的清洗秘招。德尔在合适的时候,把太太的问候付诸于信件中,而太太诺拉口中所感念的丈夫德尔如此真实,并巧妙告诉对方德尔先生对所有读者都是如此待之,慎慎之余表拳拳之心,也于是应该是可以让汉芙止乎于礼,一段美丽的回忆保存念于心际脑海,尽管二十年未谋面,却有股心领,有股神交,亦是豁达,多美!公诸于众总是有点剖白的成份!可惜!但终究还是公诸于众了(尽管反之我们有可能永远不知道这段美妙的故事),是幸是不幸?有点失望怅然的感觉,两个生活在平行空间层的人,因为书因为文字的力量而有了交集,有了这段美丽的交往,也因此从阅读、思索到去感受这书中文字的刻录,那一段故事因此而镌永。
人,一生,得与不得,看似偶然,实属必然,每一步积累着,每一步推进着,那个点终会在那儿,微茫中的亮光,引领着,让你疾步扑过去,于是你的世界因此而拓阔……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人有人味,书有书味
人往往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更容易产生心灵上的交流,本书借由书而建立的关系之一(买书人和卖书人)来描述心的交流。书的形式(装帧设计、印刷排版…)和内容(文字插画)构成了书的要素,而作者、出版人、读者、经销书的人这些跟书相关的人之间的交流则不免围绕着书和人的故事展开。从本书中我们发现一种书的价值最大化的样式,就是以上书和人的要素都高度配合,相得益彰,使书籍的价值比它的价格要增值无数倍,这不仅是一本书的荣幸,更是阅读者的莫大快事,这种超值不是说占了物质上的便宜,而是让人非常感动,感受到人心的美与爱。
所以这其中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传递出来的那颗心。我们看到用心写书、用心做书、用心卖书、用心读书、用心交流书的范本,以及如何把这颗心带到生活中的交流。这无疑是理想的读书人的世界。如果把“书”这个词换成其他的词也是成立的。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失掉了心或者对心无感,能够遇到心的交流和回应已然是奢侈,而更显弥足珍贵。距离远近都不是问题了,见与不见也不是问题。
品读这本书,我想对于我最大的提醒就是“时光竟自流,但使心常在”,打开书籍一样的店门,走进既古旧又常新的世界—那就是心的沉淀和惊喜的相遇及发现。
海伦对于书的独特品味也提醒我读书要坚持自己的喜好,不要轻易动摇,比如对于我来说,读书不光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要求我要少而精。所以这本书我只读过一遍,看过一遍电影,我并不打算把这本书买回家,以后跟孩子再共读时从图书馆借就可以了。
(我必须得处理掉家里面好多书了)
《查令十字街84号》是我第一本用kindle看的书,习惯了纸书的我,好像没能一下子就能进入电子书的字里行间。尤其糟糕的是,用kindle看书不能如纸书那般可以在字里行间前后自由对照穿越。所以读完第一遍,对这书的感觉是不喜欢。
为了完成作业,今天我又勉为其难地翻看了这本书,我开始理解读书人对她的偏爱了,明白了为什么会把这本书称为读书人的“圣经”。同时我也明白了自己读完第一遍不喜欢她的原因了:因为我自己其实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摘几句话有共鸣的话来作为作业吧:
1、 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可惜。
这句话于我心有戚戚焉,十多年前我曾误买一本畅销书,读完觉得完全是一垃圾而已,不,连垃圾也不如。我害怕把它扔在垃圾堆上会被人捡走,继续流毒,所以我要对它进行毁尸灭迹,一本厚书要撕得支离破碎也挺累手,最后我是把它烧成了灰。想想当时自己也是蛮狠的,不过更是因为那是一本足够烂的书,真是深恶痛绝之,烧了它我才心安:好了,你终于不能再去污人耳目了。
现在再买书会谨慎很多,畅销书是绝对不买了,买书前会做好功课再下手,买好书读好书就是在好好在爱自己。
2、“你真的中毒不轻唉!”
我真的好羡慕海莲可以对英国文学那么热爱,甚至能够把轶事的来龙去脉道个明白,赢得这样的“评价”对海莲来说更像是褒奖吧?所以海莲确实是“中毒不轻”。
如果书是毒药,我宁也是宁愿中毒·······至死的。可惜直到目前为止,我服的“毒药”还远远不够,好期待自己能早日呈现“中毒不轻”的症状哦。
3、春意渐浓,我想读点儿情诗。带到中央公园去读。
这句话也甚合吾意,很快冬天过去春天又快来了,希望每个女人不管年纪几何,都能葆有这样一种读情诗的情怀,对自己满怀深情,用心款待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随身带着的一小册诗集是绿色封皮的《狄金森诗选》,大小正如海莲所说,正好可以放在口袋里,所以我真是佩服海莲对书的直觉是那么准确。
我常有感慨没有时间痛快流畅地读完一本书,尤其是一本厚书,时间被碎片化了,好在那些细碎的时间是完全可以把一首诗咀嚼几遍的。所以现在我在kindle里放了几本诗集,可以随时随手为自己打开一首诗,为自己读上一首诗,滋润一下自己的世界。
海莲读书的境界,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幸好我已在动身前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