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分享
掐着点来交作业了。
看了查令,我很后悔没直接看正文,而是从序言看起,那么详尽的序言,让我以为在这部书信集中会看到一段旷世情缘,呵呵,其实是潺潺清溪。因为对海莲爱看的书都没有共呜,一度觉得枯燥无味,需要耐下心去体会。
书信始于1949年,我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告诉我,那是二战过后,信中说那会儿的英国物资馈乏。一次跨国的求购书信,一个严谨又诚信的书店,就这样展开了一群可爱人们的交往和友情。此书的美好就在于此,让人感受到是对书和文学的热爱、对人的信任、帮助与感恩、尊重理解。
海莲语言幽默、直爽、嘻笑怒骂,她还很懒散和善良,她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书店的大家寄食物,不是多么伟大的情怀,而是觉得值,施与受有时就是这么简单。而弗兰克的回信从无一丝暧昧,一直是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通过他人的描述,才能知道他的重视。
“而他也将回信给您视为他的份内职责”,“而其他人全都不敢斗胆写信给‘弗兰克的汉芙小姐’”,“不瞒您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共通点”。
长达二十年的通信,其实到了后来,信已少了,而且已有暮色:“是的,我们依然健在,手脚也还勉强灵光”,直到弗兰克去世,海莲也没能如愿到查令十字街84号,这段书信缘终因遗憾而成就永恒。弗兰克对于海莲的意义,是爱情吗,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定然有这样一种情感是,你在我心中的一个角落,只要知道你平安的生活着,我心足矣。可是相知的人逝世了,心中的一角塌了,于是失落,于是遗憾,于是怀念。
海莲爱书,她说“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生厮守的书,只须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
“这份礼物对我这种人来说实在太隆重了”,“我寄给你们的礼物后手,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海莲犹爱旧书,她说“我着实喜爱被前人翻读过无数回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受”。
海莲说:“春意渐浓,我想读点儿情诗。别给我寄济慈或雪莱!我要那种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横飞的”,我在想,是挑逗吗,是挑逗吗?哈!
“可怜的弗兰克,真是难为他了,我老是对他颐指气使的。我只是在打趣,不过就知道他会当真。我一直想要戳穿他那英国式的矜持”
“弗兰基,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人只剩下你一个了”。
交作业
1.本书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是什么?
从书信上的日期来看,书的背景应该是在二战后几年,英国处于战后恢复期,物质匮乏,但是文化和精神却不倒,美国没有经历本土的战争,经济比较繁荣,物资也相对丰富,但是文化生活却不能与繁荣的经济相匹配。
2.请就海莲与弗兰克的性格对比进行分析,最好提出例证
“男主角”应该是严谨认真的英国保守派人物,他温雅古板却谦和善良。
“女主角”海莲的性格有点乖戾,却热情慷慨,随性大方、不拘小节。
感想:
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传真、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书信这种方式已渐渐被遗忘,记得我写信最多的时候是在外求学的时候和家人、同学之间的通信。有些信件现在依然保存,偶尔翻看,还能勾起许多美好的回忆。那种等候,那种期待和想念,逐渐变成了我们珍藏的记忆。我们一直试图缩短因为空间阻隔而带来的时间距离,同时也带走了伴随而来的各种美好情感。而这本书信集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到那曾经的美好。
另一个感触比较深的是,当海莲知道对方物资困难,邮寄了许多的食物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书店员工也回赠了暖心的礼物,比如邻居老太太亲手绣的桌布,结果邻居老太太也经常得馈赠,这种朋友、邻里之间那种浓浓的温情也是这本书打动我的一个地方。
我不是会读书的人,因为孩子的缘故开始了一点学习,有幸通过淡化的介绍,进入“查令十字街84号”群。一直不敢在群里发言,一直是看官。如果不是这次老师要求交作业,我还是不敢发言的。感谢这里的老师们带着我们读书!你们的无私付出帮助着我这样的人。
《查令十字街84号》我是用的老师提供的电子书打印看的,一开始觉得没意思,甚至看不下去。就去看电影,这也许是不常读书的通病,感觉电影更容易接受,通过电影对人物有了个感性的认识后再回过头看书。书里hh提到的文学作品除了《柳林风声》听说过,其余的一概不知,每个去看书后的译注,这才了解和理解一些;同时看了老师们的一些导读,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这样读起来就有些感觉了。我想这些或许这也是本书开始和我有很大距离的原因吧。
人物的特点和许多情节大家说得很多,我就说说我的感受吧:
HH和FPD给我的感觉是心灵上的伴侣,正如HH说的只有FPD能够真正懂她。他们通过书信和书的交往彼此心灵相通,通信时间竟能长达十几年,当我读到FPD给HH最后一封信时,读时没觉得是最后的信,但落款的“想念您 法兰克”让我突然有不详的预感。就像暮年的老人最后说出他一直压在心里的话,或者是经年的愿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说出“想念您”。让我感觉到“烟花易冷,人事易分”(原谅我用歌词,呵呵)。
感恩这个群带给大家的共读,好好享受美好的读书时光。
<查令十字街84号>,第一遍,先读书,再看电影,电影比书好看。第二遍,读书了爱书人的心,同时上网看到了天涯的一个贴子,是关于本书读者与译者陈建铭先生之间的交流,了解了书中的细节,译者的谦和、认真颇有弗兰克的特点,令人感动。
先交作业:
1、本书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是什么?
本书于1970年问世,汇结了海莲与弗兰克二十年(1949—1969)年的书信。
在20世纪50年代,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跃居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这个时期的美国文化有“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黑山派诗歌”等流派。住在纽约的穷编剧海莲.汉芙却热爱英国文学,可是美国的图书要么粗制滥造,要么价格昂贵,(“而我只不过是一名对书本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罢了。在我住的地方,总买不到我想读的书,要不是索价奇昂的珍本,就是巴诺书店里头那些被小鬼涂得乱七八糟的邋遢书。随信附上一份清单,上面列出我目前最想读而又遍寻不着的书。如果贵店有符合该书单所列,而每本又不高于五美元的话,可否径将此函视为订购单,并将书寄给我?”)于是,海莲根据广告联系了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开始了长达20年的往来。在这个二战结束后50年代左右的英国,物质相对贫乏,因此,热情开朗的海莲为书店员工提供鸡蛋、火腿等在美国限量供应的食品及物品。于是,书缘成就情缘,并且海莲的慷慨也为这段跨国友情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
2、就海莲与弗兰克的性格对比进行分析,最好提出例证。
海莲的性格是开朗、热情、善良、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慷慨、温暖,语言诙谐、有趣,有时甚至是泼辣的。
弗兰克的性格是敦厚、严谨、认真、诚信、谦和,“英国式的矜持”的书店经理。
如:海莲的信中
1
刚接触本书,便觉得群主用“查令十字街84号”作为群名简直是太合宜了,一群爱书爱阅读的人聚在一起。
本书的特别之处便是,它由一封封信组成,确不显单调、片段性。在一封封信里,海莲·汉芙的性格特征逐渐显现,甚至从她的言语中可以看到活生生的她自己,这主要源于她的真诚、直率,对自己感情的毫不掩饰,很后悔自己未看完本书便看了一点电影版,使女主人公的形象固化。
书虽还未看完,却已被书中海莲与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员工之间纯粹的友谊所感动。从来往的信中也对战后英国的物资短缺窥见一鳞半爪。
这段时间我还同时在读《风之影》,皆是因书结缘,书带给人的美好简直是不可言说的,而因书结缘,较之其他方式结交的朋友又多了许多的心有灵犀。
本书中的许多语言也十分耐人寻味,译者总能找出合适的中文来确切的表达作者的意思,且这中语言风格也颇具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味道。
先说说《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本身吧。其实这本书名并不陌生,早在小书房网站上七弦老师的文章中就接触过,但是一直未曾拥有。加入这个成人读书群,了解到它是群里的必读书目,那定然是好书啰。好书一定要好好研读,既然要研读,还是想先拥有它——纸质的书读起来还是更有感觉。
立马在网上订了书,很快书就到手了。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封面正中的书名、著者、译者,还有一向较为喜欢的译林出版社。拿在手中,细腻的哑光封面纸张,古朴、中规中矩的封面设计,一张84号门牌的书店照片与一小束信札照片并列出现在封面上,甚是喜欢。贴心的腰封上印着“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一语道破一段曾经跨越时间(二十年间)和空间(横跨大西洋)的书缘与情缘。翻开内页,居然还有别致的藏书票!真是大爱。抚摸着这本小册子,仿佛马上就能隔空聆听到几十年前的那一段段经典对话。
接下来当然就是认真读了。
先完成基本作业题:
1.本书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是什么?
从这本书所记载的第一封信标注的日期1949年10月5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尤其是作为主战场的欧亚两州国家(包括英国)正处在战后的重建时期。最后一封信件标注的日期是1969年10月。
有关这期间的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如下:
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扩军参战,并大量供应盟国军火物资,美国成为盟国的兵工厂,出现了战时经济繁荣,国家垄断资本有更大发展。美国利用参战的机会,控制了世界许多重要战略据点,建立了军事基地;杜鲁门政府对外推行冷战政策,提出
每天心里都惦记着要交作业,这让我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呢。
《查令十字街84号》,以前听朋友讲过,但是一直没找来看,这次有幸得到潘老师的推荐进入这个群,是不是也是一种机缘巧合。
才刚刚通读一遍,感觉这个故事就是一种机缘巧合,买书人卖书人之间的缘分,情谊也是很是感人呢。字里行间透出海莲的嬉皮,调侃,弗兰克的刻板,细致,时时让我会心一笑,有时又让我哈哈大笑,有时也会让人有所感悟。
喜欢这个“单身的老女人”。有空再读。
这次可能是纯粹为了交作业而写,太过匆忙。先写这么多,空了先拜读各位大虾的作业再写。期待读书会。谢谢群主,这么好的群,这么好的活动,一定多多参加。
当初定了群友们共读《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而且都要交读书笔记的时候,我就私心里特别想读到一些很有趣的书话。因为这本书是信件合集,是两个活生生真实存在的人的邮件交流,这十几二十几年的邮件往来都是真实的,没有一个人物是虚构的,每一处落笔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也特别希望看到很多真实故事的回应,和书和读书人结缘的故事,那多有趣呢。
说二手书店,可能在国内的朋友感触不深,我在国外,二手书店却是我常逛的地方。一是因为手里闲钱不多,二手书相对便宜,能少花钱多办事;二是二手书店里能找到一些很好的绝版书。今天可巧,在我动手写读书心得前,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转发一个图书信息,是我曾参与翻译的一套《好心的尖鼻怪》,这套书英文本叫“TheWombles”。当初接翻译的时候,我就先在自己家的书架上找到原版——正是我在二手书店淘到过的。我在二手书店里淘到过作者签名本的经典图画书,也淘到过网上起价几百块的绝版书……因为在国外图书馆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我们现在买书越来越少,二手书店淘书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依然是我和囡的阅读旅程中的一个非常好玩非常开心的经历。
也正是因为很享受二手书店的淘书经历,所以读《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感触就更深一点。虽然我没有汉芙那样的读书品味,不过我多少能理解她在找书、得书、读书这个过程中的点滴心情。汉芙是幸运的,她投简问书,遇到了大洋彼岸的另一个爱书并懂书的人,这是多难得的幸事啊!做为读者,我真是为这一书缘欣喜和钦羡!除了书籍和阅读,你还能想象有其它的东西,能这样从精神上联结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吗?
是的,汉芙是个有些老派的女士。虽然美国和英国一样都是通用英语,但要探究历史和文学的话,美国是太过肤浅了。所以她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她坚信“就在那儿!”而弗兰克正是没有让她失望的那个人!
读这样一本书,是会让人扼腕的。那个不会让人失望的时代和人物,都渐渐离我们远去了,越来越稀薄,越来越无处可寻。。。还好,我们今天还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几百人的QQ群,也许,某天,你会发现,不会让你失望的人,还存在……
1.本书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是什么?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各英属附属国相继独立,英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本书“1949年12月8日”的信件中提到“每一户每个星期才配给到两盎司肉;而每个人每个月只分得一颗鸡蛋!”。
1953年6月2日,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举行加冕典礼,法兰克家人朋友用海莲寄来的火腿做了美味的三明治。之后很快,英国所有的东西都不用配给了。英国的经济逐渐复苏,不过其往日辉煌已经一去不返了。
2.请就海莲与弗兰克的性格对比进行分析,最好提出例证。
海莲的性格
首先要提及的是幽默诙谐,开朗俏皮。基本上每封回信都有很多有趣的话,譬如:
1952年9月18日,给牙齿加冕:“我的宝贝牙医师放了我一个月的假,他却欢欢喜喜带着娇妻度蜜月去了,旅费是我出的——我有没有提过?好几个月前,我发现牙齿一颗接一颗全坏光了,我要么乖乖装上牙套。要不然就得全部拔光!因为还不想当个无齿之徒,我最后还是决定装牙套。可是诊疗费简直是天文数字!看来伊丽莎白只好在我没来的情况下登基了,我呢,今后几年里也只能留在这里看着我的牙齿一一加冕了。不过我可没打算停止买书!连牙齿都弃我而去了。总该给自己留点儿什么呀!”
1956年1月4日:“我现在趴在床脚下写信给你--这本卡图卢斯害我气的滚下来。”
1960年5月8日: “我有没向你说过,我终于找到方便好用的裁页刀了
本书的时间从1949年的10月一直到1969年的10月,整整二十年。
二战后的英国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拮据,物资短缺,于是才有书中海莲雪中送炭的慷慨相助。1951年的大选中,保守党重夺政权,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这在书中也有体现,弗兰克在信中说“如果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政党能赢得选举——这也是我的衷心期望”。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即位,海莲原本打算去英国,而计划却因牙齿问题而搁浅,她只好在在信中说无不辛酸地调侃自己“看来伊丽莎白只好在我没来的情况下登基,我呢,今后几年里也只能留在这里看着我的牙齿一一加冕了。”
1953年的信中,塞西莉已说“所有的东西都已经不用配给了”。五十年代的英国在捉襟见肘、举国贫乏之后,逐渐转变为一个更加繁荣、不再像战前僵硬保守的社会。正好前段时间看了伊丽莎白女王1957做的第一次电视演讲,其中女王说到“你们中的一些人今天可能看到我,这又一次表明我们周遭的事物变化有多快速。因为这些变化,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坚持什么,又该放弃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新生活的便利,同时又不忘记传统事物的好处。”海莲心中那个“古老、传统、优雅、精致的英国正在慢慢改变。
60年代的英国,由于战后经济的恢复,整体上看处于一种自由、放纵、享乐的文化潮流当中,科学、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此时的英国,有着弗兰克在1965年的信中所描述的“青春洋溢”之感。英国的摇滚乐也发展并繁荣起来,就连弗兰克这样的老牌绅士也说“老实说,我还蛮喜欢披头士的,只希望他们的歌迷们不要放声尖叫”。而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旧日的情怀也慢慢褪去,比如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最终因主事者相续亡故而歇业,成了一家唱片行。
这长达二十年的通信,并不是只有海莲与弗兰克两人,在通信最频繁的五十年代初,书店的员工、弗兰克的家人、邻居,海莲的友人全都参与进来,热热闹闹的,连作为读者的我们都跟着兴奋。然而,热闹总是要归于平静的,每次看到“弗兰克?你还在吗?”“我们都仍健在,可不是吗……”这样的字句时,我就犹豫着不忍心往下看,直到泪眼朦胧一字一句地看完海莲那封“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数月前去世了……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会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惆怅。空谷余音,知音不在……
海莲与弗兰克,我更愿意认为他们是知音。从表面的性格上看,他俩可真是完全相反,海莲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脾气还有些火爆,率真固执中透着股可爱的劲儿。她不会将书价换算成美金,把钱直接放在信件里寄出,
书也好电影也好,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家讨论的书缘情缘,而是海莲把与朋友的关系,把与人为善诠释得此般美好。
虽终身未嫁独身一人,却毫不孤僻。我看到的海莲心灵开放、热爱生活,乐于分享:通过书信与弗兰克等分享读书、工作和生活,与身边的美国朋友们分享美好的礼物、分享“约克郡布丁”、喜欢小孩并乐于帮朋友照看小孩、求购“不煽情的情诗”、讨厌“虚构故事”。寄送到书店的礼物照顾到大家的需求和感受。活脱脱就一个鲜活的很接地气的女人啊。
书里海莲的最后一封信里说“环顾我的四周……我很笃定:它们已在此驻足”。这里的“它们”除了她喜欢的英国文学,还应包含了弗兰克等英国朋友们的情谊吧。
如诺拉给海莲的书信里说“我也羡慕您能写出那么好的信”,我真羡慕群里大家能写出哪么好的读后感。我写不出读后感,但书和电影我都看得很欢乐呢。
敬爱的“七弦-查令十字街84号群”和各位群管:
潜水七弦-查令十字街84号QQ群,看着各位文学大伽们的在线讨论,那些关于书的见解,生活的体会,旅行的经验,等等,真是丰盛的精神大餐啊。可怜的是自己肠胃不佳,总感觉消化不良,真是惭愧。
因为群里选读或必读的书,我大都没读过。所以只能静静地看着大家热烈的讨论,不敢出声。怕乱了气氛。
循着指引买来《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读着读着,竟是有种穿越的感觉。“隔着三千英里的安全距离,我写了一堆没大没小的信,我大概只会悄悄溜进去又静静踱出来,而不敢告诉他们我是谁。”――(摘自1952年2月9日)。
因为有这个“安全距离”,海莲在信中的直言快语,是那么的率真,那么的真诚,直指人心。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拘谨的英国人的回信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而我,也是越来越被其中的许多细节所吸引,越读越爱这本小书。
前面提到“穿越”,是每天晚上忙完回看群记录的时候,(真是感恩现代化的通信平台),读着大家的对话,恍惚是在看《查令十字街84号》的续集。我就如店里的那个最不起眼的小店员,常常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贪婪地读取着群里那么多文学大家的读书心得和各种处事的方式方法,感受着从未谋面的一群人的付出和慷慨。真的,看大家读书,比自己读有趣多了。私底下跟囡妈说过,我水平低,有阅读障碍。看大家读,省力许多,而收获更多。更感恩群主和群管的严格要求,毕竟,看着再好,也是别人的东西。唯有自己动手写下来的,才是自己的。
如果各位群管想到有什么事我可以代劳,请务必交代我去办,我将会引以为荣。
澄海*芝麻 谨上
很喜欢这本书,读完后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文,要交作业了发现找不着了。大家的读后感,我都拜读了,多角度很深入,于我就像重读了一遍。
刚翻开书的时候,真以为是爱情,至少也和爱情有关,以为会在某封信的某段话会跳出来一些罗曼蒂克来。 事实证明,没有。 我一个字一个字读了,至少我觉得书面上没有。一种对书的珍惜与尊敬,和一段因书结缘的友谊。读得时候很流畅,很顺,一口气读完的。其中关于英国文学的一些书,对我来说太深奥,很多忽略了过去,很遗憾。
如果对英国文学多一些认识和了解,或许能更好地读懂这本书,对海莲的嬉笑怒骂能理解得更深。读到后来,如大家所说,想起了《凯琪的包裹》,战争后男女主人公以及其它几位书中人物,性格非常分明。
读到后来,如大家所说,想起了《凯琪的包裹》,书里弥漫着战争后一切重建的那种氛围。男女主人公以及其它几位书中人物,性格非常分明,大家也都写了很多。关于海莲的性格,我想补充一点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海莲是个很矛盾的人,骨子里是有点自卑的。我记得之前谁提过,为什么她愿意做牙,而不选择去那家书店。她其实是有机会去的,但她为什么没去?我觉得她更愿意沉浸在书信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她比较自信,可以任性。
以上读后感比较凌乱,也很肤浅。明天恐怕没时间参与讨论。
逼着自己去读电子档的书(从来没有正本读过电子档的小说),而且是繁体字。书中提到的书我也几乎都不知道,所以非常降低我读书的乐趣。于是跳跃着读了。
我是十分羡慕,甚至嫉妒女主人公,想当年在好网看贴买书时,求家人亲戚朋友买书时可没有她那么随性地直率(尽管平日属于任着性子来)。心理总是有着不过意,含着歉意。如果能有这么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来帮忙的话,不是淑女的我会对这位绅士也会相当的客气一些。相对于与自己性格近似的活泼,直率坦诚的女主人公,我更喜欢弗兰克,可能因为弗兰克具有严谨细致认真自己所不具备的品质吧。
有机会读纸书慢慢品味的话,会有另一番感慨吧
时常从书里跳出来,(和自身状态有关),但还是得说,是一本好书。
1、背景:
通信时间从1949年至1969年,跨越二十年。
1949年二战结束,英国受到战争影响,经济萧条,物资匮乏。
按书中描述,好几月才按人配给一点点肉。
比这更严重的情形,其实中国近代也有。59年到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像我娘那样年纪的都有体会。吃肉绝对是奢侈的事。如果有人敢提着细细的一条肉在街上走,周围人的眼睛都要冒出钩子来了。听舅舅说,现在用来当肥料的榨油豆渣,当年都拿来做豆渣饼,其实有股难以下咽的味道。
我虽然没经历过这样的时期,但是还记得小时候在爸爸农场住,一冬天没有蔬菜,初春撒点萝卜籽下去,长了几天,就巴巴地剪了萝卜缨来吃。叶子很特别,上面有绒毛,吃起来有点扎扎的,那个“太好吃了”的感觉记到现在。如果现在再吃,肯定不会有那时的感觉了。
所以,汉芙送给他们的礼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候,会显得格外珍贵。
2、人物性格
海莲有啥说啥,很直率。比如寄来的书不合她意时,就直接表达出来,说得痛快淋漓的。
店员好奇她的形象,她回复得也很坦白。
我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会感觉轻松。
弗兰克比较内敛,遇到好书会给海莲预留,海莲想要又暂时没有的会为她留意。海莲认为他知道她想要什么样的书,说明他非常可靠,值得信赖。
但是有两次书出了问题,比如海莲想要的一个作者的书,寄来的其实是一本合集混了杂七杂八不相干的东西。感觉这样的问题,如果真的翻一翻内容的话,大概是可以避免的。虽然敬业,还不够细致。不过,在20年购书过程中,有点小纰漏,倒也感觉更真实,书店有时也相当忙碌。
3、随感
“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
1、作品背景:1949年至1969年,海莲·汉芙同德尔的书信往来。1949年距离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四年,英国虽是赢家,但战后债台高筑,物资匮乏。而美国战后至五六十年代迅速成为经济超级大国。(了解作品背景时,如果相关知识缺乏,可以做延伸阅读。世界史,有关二次大战后欧美国家发展的相关书籍,亚洲国家战后发展的相关书籍,深入阅读,可以做一个欧美同亚洲二战后的经济,政治,艺术等比较阅读,或作一个以二战后各国发展状况的主题阅读。)
阅读心得(一)
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背景知识不够。这也说明阅读面太狭窄了,所以知识面不够宽,思想深度不够,在解读作品时,就显得非常浅薄。
第一次听说《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缘于“七弦-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群。进这个群是要交“作业”的,我喜欢这种方式——不给你任何借口,任何理由,你带娃也好,上班也罢;或,既上班又带娃,还兼做家务等等等等,都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也不是你不交作业的理由。于是,趁着上班的间隙用手机上网快速把这本书浏览了一些章节,囫囵吞枣,但也还是有一丁点感触。
海莲对于书的痴迷,或说对她心目中的“英国文学”的痴迷,给我很大的启发。生命短暂,执着一件事至耋耄才不负这人生好时光。太多人容易放弃,容易找借口。吃喝玩乐很容易成为一个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可是除却一日三餐,一定还有别样的生活方式,那就是阅读。将阅读变为自己生活的必需品,肯定会有不同的人生故事,例如海莲·汉芙和书商弗兰克的传奇。海莲·汉芙的书我没有读过,虽然她一生潦倒,对于买书却时时“大手笔”,这份对于阅读的执念让我心生感动。不知道她是否有才气,她的“潦倒”跟她的才气是否有关系?我私下想来,有可能是她太执着于英国文学,写出来的东西没有跟进大众审美的缘故吧。她的“一生潦倒”让我感觉心痛,我总是不自觉的就希望,那么热爱书的人过得不要太辛苦才好。然而即便如此,海莲仍旧幽默十足,对现状并无任何抱怨,并对自己的现状认识的非常明白(中文简体P13:我住在一幢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白天不供应暖气的老公寓里……),可仍然心向希望,觉得总有一天,自己会踏进梦想中的英国文学殿堂!
由于整本书没有阅读完毕,所以海莲同弗兰克的性格对比不好贸然比较。纸质书终于在元月15日到达,到时候再做一个更完整的读书心得笔记吧。这次权充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