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分享
活动时间:2014.1.6-1.15
活动策划:七弦
实际参加者:卫夫子、鲁佳宝、常曦妈、言妈妈、南云黛丫、小铭妈妈、奥奥、蜜甜月儿、红木莲、阳光橙子共10人。
此次民俗文化活动有明确要求,标题和发布特别提到一套书《传家》,我将活动要求附此,各位参与者可对照再思考思考。
发布里的活动要求:
讲讲腊八节的故事,再在长辈的指导下,做做腊八节的美食吧。活动结束后,我们孩子们的作品合集制作一份《家庭特色的腊八节美食》,这是我们自己的《传家》哦。
秀出你们自己家的特色腊八节美食,做出文化底蕴的腊八节和腊八节美食。
请拍下制作腊八节美食过程和成品照片,并附上简单说明,以及写写自己和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点感悟。若有一家人一起做腊八节美食,同时又有相关传统文化的亲子阅读最好。
简单说下“传家”
1、传家事于子孙。
《后汉书.郑玄传》:“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李贤注:“传家谓家事任子孙也。”
2、传给子孙或子孙世代相传。
苏轼诗《再和许朝奉》:“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
老舍《茶馆》第一幕:“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此次只有蜜甜月儿做了除腊八粥之外的家庭特色和传统的腊八节美食。另外有涉及亲子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家庭或地方特色和传统的实录有:卫夫子、蜜甜月儿、常曦妈。
从实录和活动发布后通知的情况看,大多数人只注意了一个吃-腊八粥,而没有领会此次活动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所有参与者,无一人提到《传家》这套书。
由此,也可看出活动发布的问题所在:在腊八节前二天才发预告(2014腊八是1.8),让参加者时间太紧迫。更说明了,“小站活动”提前一周发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保证一个阅读文化活动有品质的一个基本前提。同时也说明了,平时的阅读与积累是多么重要,这对义工,尤其是认证义工也是一个提醒,身为阅读推广人,该如何做阅读引导员。
这个腊八节因我的胃痛而失去激情。
一直想着要做腊八粥,等下定决心,已经是腊八前一天了。
腊八节当天,去超市买了五谷杂粮。在单位就先泡上豆类,打算一回家就煮。
等到了家里,胃痛阵阵,已无心动弹。撑着给孩子讲完从网上下载的腊八节的故事,已是急于上床休息的状态了。而生病已一周的孩子,也对亲手煮腊八粥没啥兴趣。于是,只好请爸爸下厨煮粥了。
等孩子睡着,腊八粥也已煮好。我少喝了一点,很甜。
明年的腊八节,好好过。
配料是:薏米、莲子、红枣、糯米、大米、百合、花生、红小豆。
那天腊八节,正好在准备第二天的语文期末考试,所以等到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做了腊八粥,边准备材料边说起腊八节的传说,小朋友还很激情地说到桂图象征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
接下来一起熬”腊八粥“。熬粥的时间我和小朋友一起剥了一些蒜,也把“腊八蒜”制作完毕,一会儿功夫,香喷喷的腊八粥端上桌,太好吃了!
期待明年的腊八赶紧到来……
啦啦啦, 喝腊八粥喽。 去年也有给小妞讲腊八节的故事, 但并没有结合实际生活煮上一锅腊八粥。今年借此腊八节活动的机会, 也煮上了一回。 腊八头天晚上, 跟小妞一起共读了《腊八节的故事》后, 就开始准备第二天煮腊八粥的食材了。 取出家里的所有杂粮, 小妞拿着个小杯子,一杯杯的盛到碗里,剥花生,剥核桃,忙得不亦乐乎,总共放了十二样: 黄豆,绿豆,红豆,莲子,花生, 红枣, 核桃,黑米,意仁,麦仁,芝麻,糯米。 洗洗泡好后,静待明天下锅。 早上起来把所有食材倒入高压锅,放入冰糖, 25分钟后,热腾腾的腊八粥就出锅了。
腊八节早上起来喝腊八粥,感受一下传统的文化节日。材料是前一天晚上准备的,仔细数一数,共有十二种: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花豆、花生、红枣、枸杞、莲子、大米、小米、西米,其实家里还有玉米、芝麻、核桃、葡萄干等也可以加进去,等下次吧。
到了晚上还泡了腊八蒜,期待蒜瓣们变身通体碧绿的翡翠之时。
印象中,南方人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好像没有做腊八粥的习惯。这一回刚好有腊八粥的活动,趁机动手试试看自己水平几分。
下班后,直奔市场,去挑平时喜欢的五谷杂粮、板栗、桂圆干、冰糖。饭后就带上宝贝,告诉他,要准备明天的腊八粥,并解释说"有点像你平时爱吃的八宝粥一样,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做,不用工厂来加工"。宝贝果真很乐意,一直在边上帮着忙,可是他一般帮的是倒忙。把腊八粥的材料撒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同时把我要秀出来的材料给倒到一起。这时有小朋友打电话找他聊天,趁机把他支一边去,结果他是边聊天边继续捣乱。后来实在受不了了,给他一个美差:就是"负责剥桂圆干,可以边吃边放碟子上,只要装满一碟就行“结果剥开的三分一放碟子上,另外的全被他消灭掉了,同时不可避免地将壳丢的到处都是。虽然搞得这样狼藉,倒也算完成任务了。最难的是剥板栗,剥得手发酸,去了硬壳,还得去软皮,把在酷跑中的先生给忽悠过来剥软皮,理由时,他不作榜样,有人要学样了。再翻了家里公公乡下带来的黑豆、柴小豆、黄豆,终于把食材都找出来了,接下去就是拍照了.
完成后,反复洗了几遍,泡上水,等着明早开煮呢,给自己定的时间是明天6点哦。
腊八这天,迷迷糊糊的醒来,咋一看,呀```7点10分,妈妈会不会已经煮了呢,顾不得温暖的被窝,嗖的一下起床了。嘿嘿,还好,材料没被煮掉。往高压锅里加上多多的水,开火煮上。然后就是慢慢地等,慢慢地等。8点出头,感觉差不多可以吃了。关火,起锅装碗,还热气腾腾的。
这时,小宝贝说:老妈,来碗腊八粥!
今天是农历腊月八日,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昨天我就跟我儿子预告了:"明天是腊八节,我们一起熬腊八粥吧“。然后简单地给他了讲腊八节的习俗,孩子很期待腊八节的到来。因为我是四川人,在我的记忆中,我从小吃的腊八是咸的。晚上给我老爹打电话,请教了下腊八粥的做法。原来四川熬咸的腊八粥,是放腊骨头去熬的,其他的菜就手边的有的随意搭配就好。
今天下午一接了孩子就回家就开始熬粥了。当然,熬粥之前又和孩子一起比较深入地了解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重头戏——熬”腊八粥“。熬粥的时候,我和孩子又剥了一些蒜,做好了”腊八蒜“,很是期待它变绿的漂亮样子哦。随着一样样材料地加入,粥也越来越香啦。一个小时后,香喷碰的”腊八粥"端上了桌,言舀了一勺品尝了一下,一个劲儿的鼓掌,不知道是为腊八粥的美味鼓掌,还是为自己的辛勤劳动鼓掌呢?
这是第二次在腊八这天煮腊八粥,真正意义上过腊八节。第一次是09年,记得当时刚学着下厨,先生和小朋友吃完腊八粥赞不绝口,让我洗手做羹汤的信心大增。如今想来,这二位当时对我的手艺实在是太包容了。昨天在网上找好方子,(从没学过这些,如何做菜等等,除了问身边的妈妈,奶奶们,就是在网上找。。。),家里材料基本齐全,今天又去采买两样,东西准备好晚上开煮。
边吃粥边聊腊八粥腊八节的节日传说,小朋友中午的时候和我一起读了《中国十个节日传说》,小朋友热情的说给我和先生听。边吃边聊一些过的中国节日。小朋友说他印象最深的是端午,一来因为记住了屈原,二来去年,前年端午都有包粽子、缝香包。我想从此小朋友也会记住腊八节的。。。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各种习俗,我们这个小家庭一直在一点一滴的做着,感受着,希望小朋友将来也能和他的下一代过着,感受着。。。
吃完,和刚出远差归来,思念满满的先生说,关于腊八还有一首很有意味的词,于是找来词,一起诵读:
行香子
(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
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妈妈,明天还能吃到腊八粥吗?”今天早晨,喝着腊八粥的女儿问我。听到她稚嫩的童声,我的心一漾:一下子回到了30多年前,以前的我也是这样问爸爸、这样期待每天喝腊八粥的啊!何等的相似!
是的,一说到腊八粥,总是想到小时候,想到爸爸。东北的腊八是真正的腊八,零下20几度,爸爸总是用家里现有的米,想方设法拼凑成“腊八粥”:大米、高梁米、红豆、苞米碴子、小碴子和花生米,当然腊八粥的两样主角必不可少:“江米”(南方叫糯米)和“红枣”。小时是用锅在炉子上煮,爸爸要时不时地掀开热腾腾的锅盖用饭勺在里面搅一搅,因为江米易粘锅底。然后快熟的时候,放进白糖。
我和哥哥弟弟一起“咝溜咝溜”喝完,暖暖、 糯糯的它在胃里,暖着你的胃,暖着你的身体,零下20几度的严寒也不怕了,走在上学的路上。那股热气,一直在你的胃部,在你的身体里,一上午都不会散去。这时,你才会明白腊八为什么喝腊八粥:在一年中最冷的腊八这天,它带给你发自身体内部真正的暖。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今天的厦门却是零上24度,久违的腊八粥第一次煮给女儿。希望它带给女儿的是她长大后的回忆——妈妈私房腊八粥,独一无二的味道。
和爸爸一样,没有特殊准备,都是家里现有的食材:江米、红豆、苞米碴子、红枣、莲子、小米、黑米和小碴子。
出锅。就是热气拍不出来,呵呵:)
东北农村的婆婆,一直坚守着当地的习俗——那就是不管什么节日,一律以饺子庆之。饺子是一切节日的食物,春节、元宵、立春、立秋等等。当然,腊八也不例外,当然是毫无悬念的饺子。所以,今天腊八我也特意包了饺子:韭菜鸡蛋馅、猪肉萝卜紫菜馅。
韭菜鸡蛋馅
猪肉萝卜紫菜馅
开蒸。大大的三屉篦子。
腊八啦。。。
先给宝贝讲了腊八粥的故事,一个是有关民间传说的勤劳故事,一个是关于释迦牟尼成道的故事。宝贝追着问,什么是成道?。。。好了,开始大搜索,看看俺家都还有啥——红枣、小米、大米、红豆、无花果、葡萄!
早上起来喝粥,边喝边回忆念过的腊八童谣“哩哩啦啦二十三”。。。宝贝说要喝到二十三!NoNo,爸爸在旁赶紧摇头!
要过马年啦,再来个马年剪纸贴画,剪个窗花,很有年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