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分享
七弦原帖记录内容如下:
2013年1月30日应新阅读研究所邀请,1月31日,我在新阅读主场做了一次线上讲座分享。我即时同步至“小步伐”和“小书房全国义工”群。
主题是:温馨图画书里的科学与民俗。
此次分享,简单记录几点我想传递的主旨:
父母或老师给孩子讲图画书时,特别是讲那些可爱的图画书,一般比较偏向注重图画书里透露传递的温馨甜美,对于低幼儿而言,确实需要,也重要。这样的图画书,因合乎孩子天马行空自由驰骋的想象力,而带给他们心灵的满足、安抚慰籍和安全感。
除此之外,图画书,很多适宜0-99岁的图画书,切切实实是,面对不同的群体,站在不同的角度(比如童书发烧友,童书研究者,等等),能读出横向和纵向多方面不同的意味,领略各种研究的逸趣。
真正大师级的图画书作者,他们深厚的艺术审美和人文关怀,以及科学之美,都借他们的笔将此完美地融合在一本薄薄的图画书里。重要的是,读者有一双会发现的眼,一颗会探索的心。
人类最早对神秘宇宙的想象与探索,演化出科学的方向和领域。这也是父母或老师,和幼小孩子讲故事或传授知识时,需要注意,不要绝对割裂和对立真实、想象与科学。人类若无自由想象,以及对想象或神秘世界的追求,可能也难以产生科学。
现在关于月亮的故事,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话(以及各种传说和神话)大多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反映某种哲理,每个民族族或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不同的传说和神话,但是,传说和神话的共同之处可以说是用浪漫的方式在解读人类的灵魂。无论我们现代科学和哲学理论思想,建立在对“非理性”的大胆摒弃之上,但是,任何试图了解宇宙的努力--一不管这种努力多么强调理性和经验及实证--却总了少不了借助神话等想象的帮助。从这个角度而言,神话是哲学及科学的原始推动力。我们需了解它们之间的界线,但不要孤立绝对地对立和割裂。
我另外想说的是,一场读书会下来,并非所有内容全部都要讲到,拓展到。最重要的是,据时令,据季节,据参加读书会的小读者年龄段,和家长的状态,现场判断和把握,适时调整,适时选材,灵活发挥和互动。
昨天线上分享的时间是腊月二十,马上二十三就是小年,2.4是立春,2.9是除夕。北方千里冰封之时,我所居住的南国小岛,四季如春,鲜花盛开,我已嗅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春天的脚步。
应景,共享一首王安石关于春天月夜的诗:
《春夜》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新浪微博链接:http://weibo.com/1475185230/zh80nEv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