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中秋,望远空,“口齿噙香对月吟”。
月圆
中秋,是月儿最圆的时候,也是家人团圆的时候。
而此刻,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小姨、表哥堂妹,都在遥远的南方。
我仿佛能透过这面圆镜,看到他们欢聚一堂的快乐。
此时他们是否在抬头望月,想起在北京的某扇窗边,还有一个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闭上双眼,依稀见得他们的身影。是了,我的心已和你们在一起,彻夜狂欢。我并不孤单。“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韶华盛极,意味着将由盛转衰。月儿正圆,又将由圆转缺,渐渐地瘦下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大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欢乐的时刻也无法久留,离别的钟声终会响起。我不禁惶恐了。
不过世事盛衰大抵如此,本不必过于悲伤。月儿缺了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圆,离别的不舍也是为了时时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团聚。
一定要记住:月儿缺了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圆。
月明
月光如洗,积水空明。
我轻轻地问:月呀,你不怕太阳的光辉更加夺目吗?
于是,眼前浮现出三个人影。
她,身轻如燕,矫捷亦如燕,奔跑时和飞翔一样。我拔足狂追,却耳听着背后别人越来越近的喘息声,眼见着一点点拉开的距离已不能用步数衡量。
他,用高得令人无法想象的分数,再次跃居年级第一。我细数自己与他的差距,早已忘记当时的表情。王者的霸气,似乎不该为我所有。我只有对着这片数字化的学海,望洋兴叹。
她,是一班之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称赞她“正直自持,邪气已不可入侵。”她的优秀,已不是常人之所及。而我,偏是如此的常人。每每看见她乐观的笑容,似朝霞下汩汩流动的泉水,清澈美丽,我真想抽身而退,只是与她擦肩而过。
此时的我,已不像初时那么想超过他们,只是很想莫名地笑,笑得如花灿烂。竞争的欲望逐渐淡却,不是不上进,不是不拼搏,不是去习惯自己的无能和懦弱,而是……世界很美好,我愿真诚地欣赏。
诗人拜伦说:“真有血性的人,决不曲意求得别人重视,也不怕别人忽视。”月儿依旧宁静地绽放光芒,无尽的黑夜把她衬得分外明亮。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