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年级时,刘老师分享的一片文章。我把它放在这里,欢迎交流讨论)
规则从何而来
推荐关注微博:李雪爱与自由
我的文章都有一个主题:孩子无须刻意培养,给予充足的爱,放任孩子自由发展,孩子就会展现无限的可能性,完成灵魂本身的使命。这让很多父母困惑,放任发展,那规则如何建立,真爱和溺爱的尺度怎样把握。
我们先思考下人类社会为何需要规则。规则存在的意义,是最大限度维护每个人的感受。简单的说,为什么你不能侵占我的私有财产,因为那样我感觉很痛苦,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有相同的感受,所以人类形成共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什么要设立交通灯,因为我们都需要安全放心地通过路口,交通灯维护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这些规则大家都知道,可为什么一些人还是会违反规则呢?被训导明白的规则,并不能保证遵守,这也是家长发愁的地方,规则讲了100遍,孩子也表示明白和同意,就是时常违反。一个7岁女孩,进我房间不敲门直接闯入,我有些不满,进门之前先敲门是基本的礼貌,你这么大了咋还不知道呢。于是教育她,进门之前要先敲门,我说请进,你再进来。她好像懂了,但下次如故。我又讲了一遍,照旧。很崩溃,直接告诉她,你这样突然闯进来,我不高兴!小女孩恍然大悟,以后都会很开心地敲门。之前,我只是教给她冷冰冰的规则,规则和她的感受是割裂的。而我讲出真实感受后,她很自然地愿意维护我的感受,轻松自在地遵守规则。继续观察女孩和父母的关系,她的父母完全不介意孩子突然闯入,甚至在孩子闯入后挺开心,所以孩子形成了直接推门的习惯。这个小女孩的规则不是被训练要求来的,而是在感受的基础上自然形成,所以她非常灵活,可以跟不同的人轻松保持不同的规则,自己的感受也没有被束缚。
为什么这个小女孩能够明白我的感受,而且愿意维护我的感受?女孩的父母给予了比较充足的爱和自由,几乎没有制定过什么规则限制她,所以她天然的感受能力保持的很好,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所以她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也能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在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自然形成让彼此都舒服的界限。这就是规则存在的本来意义,让大家都舒服。
那为什么有些人要破坏规则,侵犯别人的界限,看别人不爽自己才觉得爽?这就是病态的人格。可以推测,这种人的童年,父母给的规矩一大堆,孩子一次又一次试图表达爱,想自由做自己的时候,却被父母冷冰冰地以规则的名义残酷切断,爱的流动几乎没有。所以他们的内心形成这种链条“规则=痛苦”,打破规则才可能有连结,这样的人当然没有能力尊重规则。所以,试图训练孩子守规矩的父母,如果训练过程切断了爱的流动,让孩子受苦,那规则就对孩子意味着痛苦,脱离了你的惩罚和奖励,将来他怎么自愿遵守规则呢。
很多家长担心过度自由会变成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界限。首先,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真爱永远不会过多。自由也是多多益善,越多的自由,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那溺爱是怎么回事?没有孩子需要溺爱,溺爱是家长的需要。或者说,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把“内在的小孩”投射给孩子,跟真实的孩子没关系。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说我妈溺爱我,才把我惯出很多臭毛病。比如不洗自己的衣物,房间很乱,不懂感恩,乱花钱,不考虑别人感受等等。仔细回想,一旦我想清洗自己的衣物,妈妈就会打击我,你洗不干净还浪费水,还是给我一起洗了吧;她经常闯进我的房间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去超市购物,我挑了自己最喜欢的几样,但妈妈还是会再塞一大堆昂贵的零食给我,然后回家抱怨我去一次超市花费比她一个月都多;她生病时,我试图关心她,她会说你看书去吧不要管我,后来又抱怨说白养活我了,这个白眼狼。妈妈似乎是一个“圣人”,她没有自己的需要,没有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关系中,我如何同理她的感受,感知她的界限呢,又如何能生出感恩之心?后来我理解,她内心极度缺爱,同时对得到爱已经绝望,所以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我,间接满足了她“内在的小孩”。而实际上造成,我“抢走”了她内在小孩的爱,她对我付出越多,也越怨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