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有感
by 小梅仙子
11月20日上午,借此次上海童书展的契机,我受少卿邀请参加了复旦大学出版社举办的全国幼儿园长高峰论坛。
近10年,幼儿园教师们对绘本的了解已经非常普及。根据这次论坛,发现有一个趋势:功能绘本格外受中国教育界重视。
尽管任何一本绘本都有功能,但这里特指的是“在绘本创作编写阶段,成年人有强烈的知识、道德教授计划和意识的绘本。”
这种知识、道德教化往往和主流教学大纲相结合。
我猜,这次故事会我们使用的几本讲魔法的绘本,都不具备功能绘本的特征。
但是,我觉得,仅凭直白而理性的知识与完美道德的楷模,是走不进孩子的世界的。19-20世纪之所以被称为“发现儿童的时代”就是
因为人们终于发现,通往那个世界的秘密小门钥匙,绝大多数
成年人都已经失落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用“平等尊重”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像爱丽丝一样,喝下一瓶药水,吃下一块
蛋糕,任意变大变小,出入那个时空。
那个时空的语言是幻想,行为是魔法,眼睛能发现最细小的东西,心灵能和万物沟通,是一个和理性认知完全不同法则的地方。
而且即使是非常经典优秀的知识、心理绘本,也是不能预估孩子的反应的。我还记得自己在6年前,刚刚给孩子们讲绘本时,的确
会将每个故事分类,每次准备都拥有明确的目的。但时间让我慢慢察觉,有时候孩子会get your point,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反应
出人意表,甚至超越我们成年人。于是,享受绘本逐渐成为我们共同的发现之旅。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人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背后有各种动机,一般是带来利益和愉悦的事情人们最愿意去做。
但行为也分有累积值和无累积值的类别。累积值指“当下或短期内无明显收益,但经长时间点滴积累会带来巨大影响”。
作者举例说“吃一顿豪华大餐”是愉悦的,但无累积值。
“每天读一首诗或练毛笔字”是没有当下利益的,但长期积累后会带来价值。
用这个理论很容易就能解释绘本给儿童带来的是什么,因为它的累积值要很多年后才能显现。而近期,对“童年生活环境对
人一生的影响”这个论题我有了很多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当然,这个话题这里就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