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这篇文章的资料还是有一些错漏,目前校正到1945年为止,后面的就只大致校正下书名,其余的暂时没精力校正,觉得怕还是自己再重写一篇比较方便吧另外,看了下后面的书名,发现有好几个错误的书名跟我最早前编译的那份参加黄昏海“特特特喜欢的绘本作家”活动的资料一模一样……莫非是真的参考了我那篇错漏百出的早期试笔?陆同学,给了你错误的参考,真是不好意思啊 (你太自恋了,pia) 唉,有时间总得重新再写一篇吧,可惜离生日已经没多少天了,看起来要在生日前写出来也很不容易啊。目前带在身边的也就只有平山知子的那两本「若きちひろへの旅」,真想再多入点资料啊 TVT】
————————————————————
遇见岩崎知弘缘自大学附属图书馆告示栏中的一枚海报。水色背景中欣然跃出一抹翩翩起舞的少女身影,脚上一双红舞鞋令人忍不住停步细看。这幅水彩画出自偕成社1967年出版的岩崎知弘画集《红舞鞋》【按:不是画集,是偕成社当年出的一套世界名著绘本系列,这本书即将由双螺旋童书馆引进】,题材取自安徒生同名童话故事。随后,携友同往东京都练马区,乘坐西武新宿线,在上井草站下车,踱步片刻便能瞧见一处暗红色调建筑。这就是于1977年9月开馆的世界上第一座儿童画美术馆【按:儿童绘本美术馆】——岩崎知弘绘本美术馆。这里不仅存有大量知弘本人的手稿画,还有相当数量其他儿童画画家的作品。画家离世三十八年后的今天【按:既然是2014年发表的,难道不是四十年后吗?】,她笔下这些色彩与线条拂过时光默默舒展于世人面前,毫无喧哗却予后来人以愉悦及感怀。
然而,画家五十五载【按:照国内通常卒年减生年的算法应该是56岁】的人生却不如多数展品这般安稳静好。大正7年(1918)12月15日,岩崎知弘出生于福井县武生市(现在的越前市)。这曾是《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幼年因父(藤原为时)调职之故而居住过的唯一一座除京都外的城市。知弘的父亲仓科正胜原是长野县南安曇郡梓川村一户农家的孩子,母亲岩崎文江来自长野县松本市的一处种苗商家。【按:这种写法看上去好像正胜家境很一般,不过事实上正胜家祖上在当地也称得上名门。虽然在曾祖那一代分家后,正胜他们家没有成为本家,但总体来说也算是殷实之家。后来正胜又参军,又上大学,大学毕业后还取得建筑工程师文凭,并且还非常喜欢文学和绘画,实际上在当时可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了。】岩崎家中四朵金花,依循旧俗,身为长女的文江需招婿上门以承家业。后来知弘不随父姓便是这个缘故。岩崎文江自小聪慧,从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前往福井县武生町的立实科高等女子学校执掌教鞭。到任五年,二十八岁的文江同当时三十五岁的正胜喜结连理并于次年在任地产下长女知弘。【按:不是次年,而是当年(即1918年)就生下了知弘。按时间推算,应该是在正式结婚前就已经怀上知弘了。】二十岁志愿参军的正胜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依次求学于东京正则英语学校、东京工科学校,毕业时顺利成为一名建筑工作者。就职于日本陆军筑城总部的正胜曾一度远赴西伯利亚【按:指俄国十月革命后,各国军队干涉俄国之事】,平安归来后在东京都涩谷区道玄坂租房安生,文江母女随即上京一家团聚。
翌年,岩崎家二女儿世史子降生;四年后,三女儿准子出世。【按:文中两个妹妹的生年同样也提前了一年。世史子是1920年生,准子是1923年生。】大正后期至昭和初期正是东京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段重要时期。中产阶级的增加及新生活方式的产生促使靠月工资度日的家庭模式迅速普及,岩崎家也不例外。文江当时【按:1926年】转职进入东京府立第六高等女子学校(现在的都立三田高中),一边经营着当时文部省提倡的“贤妻良母”模范生活,一边将多数精力投入女儿们的德育智育方面。年幼的知弘喜爱绘画,十四岁时经母亲引见拜入西洋画大师冈田三郎助门下,三年后便有作品入选当时唯一允许女子应募的油画展——朱叶会西洋画展。当时,知弘瞒着双亲偷偷填报志愿准备考取冈田任教的东京美术学校(现在的东京艺术大学),却不料素来和善的父亲知晓原委后大发雷霆:“女孩子家学什么绘画!”【按:我手头的资料(「若きちひろへの旅」),知弘父亲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女人怎么可能做得了画家。就算身为男人的爸爸我曾经想当个画家,也因为实在太困难而放弃了。不然连老婆都讨不上。”】自小深受父母宠爱的知弘因此作出妥协,进入第六高等女子学校补习班,一门心思以“贤妻良母”为目标奋发努力。彼时,国际社会风云变幻,战争迫在眉睫。但对于这一切,身处东京的知弘却毫不知情,每日的生活不过是去神宫球场观看早稻田大学与庆应大学的棒球赛,便是向书画家小田周洋习藤原行成流派假名书法。迷恋于电影中女主人公的时尚装扮,在山野间习画游玩种种而已。这一年,知弘十八岁。
在那个早婚早育的年代,作为长女的知弘无可避免要步入同母亲相似的人生轨迹。通过母亲学生介绍,知弘与一位就职于东洋拓殖银行的青年才俊相识。【按:其实知弘的父母自己反倒算是晚婚晚育的典型了,所以知弘的母亲就更加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早点嫁出去,不要步自己的后尘。但因为知弘的父母同样也没有生出儿子来,所以作为长女的知弘也必须要招上门女婿才行。这时候,把知弘介绍给冈田三郎助的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信息,也就是那位愿意做上门女婿的东洋拓殖公司的青年。】尽管双亲对这位准女婿十分满意欣赏,但知弘本人却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其产生爱慕之情。为了岩崎家而最终选择顺从父母意愿的知弘在婚后跟随丈夫前往中国大连市生活。二十岁的知弘在婚后依旧无法接纳丈夫,并从婚礼当天起分房而寝。【按:婚礼第二天,妹妹世史子去看知弘,知弘就哭着对妹妹说:“他一走到我身边,我就全身寒毛直竖。”这情形简直就是心理上的拒绝与恐惧,严重到了直接产生生理反应的程度。】婚后一年,丈夫自绝离世,留下遗嘱表明心愿:“请将我的骨灰埋入岩崎家祖坟,并将人寿保险所得悉数交与知弘。” 【按:因为知弘对丈夫有生理性的恐惧,所以生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丈夫大概就时不时地会去花柳之地,终于染上了性病。或许就是因为疾病以及害怕离婚的恐惧,使得这位青年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抱着丈夫遗体的知弘,嘴里喃喃地说:“现在他终于可以感到开心了吧。”(因为知弘第一次拥抱他了。)这件事也在知弘心里留下了深刻的伤痕,她以后对“孩子与和平”的热衷,或许与这场失败的婚姻也有不小的关联吧。】
年仅二十一岁的未亡人就此归国。母亲体己女儿,允其重于小田周洋门下习书法。画家后期作品中漫溢而出的水润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段时期对纸墨世界的痴迷。
是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岩崎家当时的社会地位促使整个家庭乘时代之风而上,很快便在东京中野区购置房产,结束了多年租借奔走生活。当时,知弘师从中谷泰重新接受油画训练,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顺风顺水无可忧愁。1944年,经母亲友人请求,知弘意欲奔赴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七河台市勃利县,向勃利女子拓荒团传授料理等女工。【按:知弘母亲1943年11月起,担任日本青少年团实践局国防训练部副部长,此前则曾担任为满洲开拓团输送“大陆新娘”的“开拓士结婚相谈所”主任、所长等职。当时日本青少年团为了更好地组织训练战时女子青年团,颁布了一项规定,要求上过女校且未婚的青年女性都要作为干部加入本地的女子青年团,知弘因为符合条件,也成为了女子青年团的候补干部。应知弘母亲在担任“开拓士结婚相谈所”所长时认识的熊井竹代的邀请(熊井氏当时担任勃利女子开拓义勇队训练所所长),知弘母亲决定送知弘和世史子去勃利的“开拓女塾”,担任新娘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