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06月

永不长大的皮皮

发布者:囡囡妈

(写于2010年8月)

 

特别不会提纲挈领地写读后感,所以偶有人建议我写写书评,我都会下意识地躲开。之前参加翡翠城这里的读书会,都是读到哪里感哪里,并不系统,所以每每读到他人的洋洋感想,我都很敬佩。知道自己写不出来,更要躲了再躲。
  
昨天,夏末艳阳下,囡在公园里玩水,我钻在她的小帐篷里,翻了几页书——《儿童文学的乐趣》。翻了没多少,30来页。翻到两段话,觉得蛮有道理。
  
一段是在14页上,作者建议“写下你所阅读的”,引用了一位教写作的威廉?辛瑟的话,说:“写能让我们的想法条理化、清晰化,能让我们的思路形成主题,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不管是学习什么,写都能让我们发现自己对学习对象知道哪些、不知道哪些。”
  
一段是在34页上,作者在问“什么是文学的乐趣?”引用了一位理论家罗兰?巴特的观点,他认为文学的乐趣有两种,一种称为“快乐”,另一种称之为“快感”。

快乐之文本:这种文本让人感到满足、充实、心情愉快;它源于文化且不会打破文化,是跟舒适的阅读实践联系在一起的。
快感之文本:这种文本让人感到挫败和不安,甚至有些无聊乏味,它扰乱读者的历史、文化和心理假设,打断读者的趣味、价值和记忆的连续性,给读者和语言的关系带来危机。

读过这两段话,回家来上网玩,又有人发我一个读书会的链接,因了对第一段话的认同,我想也许自己也应该写写;因了对第二段话的思考,我想也许可以套写一下皮皮。

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作者在第36页以探讨的形式,列出了很多可能得到的文本乐趣,我就不一一赘言了,作者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欣赏文学的乐趣。——快乐、快感或两者皆是。有兴趣的人,完全可以一一参照,分析一下皮皮——从而从文学乐趣的角度,总结出一定量的“游戏精神”——嘿嘿,终于有点字和读书会沾边了——本期主题: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是什么?

说实话,这个论题,对我来说,专业性太强,我白眼儿翻了半天,也没想出个一二。不过呢,前面引述的《儿童文学的乐趣》书的那段话,确实给了我一点灵感。什么是“游戏”,不就是“玩”么;那么玩的精神是什么?窃以为,就是作者通过生花的妙笔,塑造“可玩”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把“玩”弄出彩儿,到了可以被大众认同的阶段,就成为了“精神”!——不管你是因为满足而感受到快乐;还是因为思考和新体验而感受到快感,这其中的乐趣,都是游戏精神的映射反馈吧。。。(呵呵,自己都觉得自己写的是有点胡说八道,不过呢,反正你翻白眼儿我也看不到,我就继续再胡说一点。)

囡同学听了最少几十遍的《长袜子皮皮》,可以用百听不厌来形容。为啥?我觉得她是体验到了快乐。从皮皮的形象、语言、动作、行为……无一不存在着让孩子愉悦的快乐。如果你看到囡学着皮皮的样子,假装怎么摊烙饼的时候;还有当囡把自己看成和皮皮一样爱捡破烂的时候;甚至是她学着皮皮的话:“这是你们体面的收入”的时候,不可否认地,皮皮就是一个快乐的游戏因子。

作为成人,喜爱皮皮,可能更多是出于对文本之快感的体验。一个打破了常规的女孩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件,这些都冲击着阅读者的神经。

恩,总结一下我个人的想法,关于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首先,它是作者自我内在游戏精神的反映。通俗地说,一个“不好玩”的人(“好”字是多音字哦!),是不可能有丰沛的游戏精神的。。。好比让一个愁眉苦脸的人玩游戏,你说那能有趣吗?!俺臆想林格伦女士是一个特好玩的人。嘿嘿~

其次,它贯穿于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整体中。好比皮皮这本书,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为了给病中的孩子解闷儿,所以她的目的就是要讲个好玩的故事给孩子,让孩子开心。——不要小看这么个出发点,因为它决定了整本书的格调。

最后,它传递给读者的时候,因受众的不同而有差异。这个不用多说了,一个不好玩的人(“好”字是多音字哦!),是不能和好玩的人产生共鸣的。


恩,上学时养成的毛病,不答题好像就没做完功课。

1、长袜子皮皮是一个特定的童话形象,她具有超人一样的力气,还有几乎用不完的金币,也没有任何人能管得了她,你认为这样的形象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影响,影响,,我还真没觉得这形象对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除了她从此对自己的收藏癖行为洋洋得意。。哈哈~
窃以为,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来说,皮皮的影响绝对是正面的,因为她让孩子们看到,一个孩子是可能如此自立的(当然这是个虚构的孩子)。这一份自立的愿望,其实就是一份自信的种子,这种影响是非常积极的。

2、林格伦很多童话中都塑造了非常独立和叛逆的儿童角色,而很多童话中也经常以这样一类的儿童作为主角,虽然不同时代的作者会给这样的主角不同的结局,但几乎没有多少儿童文学作者爱写温顺听话的主人公,你认为原因何在?


因为现实中乖孩子太多了。。。哈哈~~我也是俗人,我也喜欢囡是个听话的乖孩子。。现实生活里,孩子们已经被管得够乖了,那么,就让淘气捣蛋的孩子去虚拟的世界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吧!

3、长袜子皮皮三部曲的第一部,皮皮在结尾还想要长大去做海盗,而到了第三部,当她已经和杜米和阿妮卡过了一次“海盗”生活之后,他们却回到家中,许下了永不长大的誓言,你认为永不长大在这里是什么含义?作者为什么在写同一个角色的前后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长大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一种是心灵上的。。永不长大的皮皮,就是人们心中曾经的永远的小孩,你相信他就存在。。一个好玩的人,她心里总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永不长大,正是游戏精神的最佳注解。

其实,皮皮这本书的结尾,是带着淡淡的忧愁的。。就在生活中的小孩(杜米,阿尼卡)看着她,期待和她招手的时候——
“可是皮皮还在用做梦一般的眼睛看着前方。
她把灯熄了。”

游戏精神的另一个高度,就是对游戏规则的完全理解。。。林格伦,做到了。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