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育儿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幼儿拥有独立卧室,因亲子分离产生的恐惧也成为他们睡前最强烈的情绪之一。睡前恐惧不仅造成即时的睡眠障碍,如“不愿上床睡觉、噩梦、夜惊”[1]等,也因“情绪结构中储存过多恐惧成分”[2]而影响幼儿日后的认知及人格建构过程。睡前亲子共读图画书则成了缓解恐惧的方式之一。但目前流行于市面上所谓的“睡前故事”无非是各类普通儿童故事的杂烩式集合,多数并未包含明确的睡前主题,因而虽也具有安抚情绪的作用,却未能帮助幼儿从根本上认识和处理自己的睡前恐惧。概念的不明及相关研究的空缺使图画书作为一种文学及教育资源未被集中而有效地利用起来。
笔者考察了大量有关睡前恐惧的图画书,发现其叙事模式大致为“反映睡前恐惧――表现睡前恐惧引发的睡眠问题――提供睡前恐惧调节策略”。本文即以霍夫曼的认知调节情绪理论来探讨图画书中睡前恐惧的来源及其表现形式,以格鲁斯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理论来探讨图画书中睡前恐惧的调节策略,以期图画书在亲子共读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功用,即在家长的阅读引导下,幼儿通过移情作用从故事中理解并学习解决睡前恐惧。
一、图画书中的睡前恐惧
20世纪80到90年代,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大量涌现,其中霍尔曼提出有关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的系统理论。按照信息加工理论,他把认知调节情绪的心理过程划分为三种不同水平的加工图式:“(1)物理刺激直接引起感情性反应;(2)物理刺激与表象的匹配诱导感情性反应;(3)刺激意义诱发感情性反应。”[3]图画书中表现的幼儿睡前恐惧大都属于这三类。
(一)物理刺激直接引起的感情性反应——怕黑
“外界物体的物理性质如声、光、嗅、味等刺激在脑内的感觉登记可直接引起情绪。”[4]在《白熊和黑熊》里,小姑娘大睁着眼睛心想:“这么暗的房间,简直能让人迷路,就像在一个黑森林里一样。”同时,黑漆漆的卧室里长出一株株粗大的黑树,杂乱的物品挂在枝桠上。即便到了第二天早晨,她还说:“瞧我的洋娃娃,它从来不闭眼睛,因为它害怕一闭上眼睛就再也见不到光亮了。”无论正面描述还是以投射的形式借助玩偶来表达,黑暗作为一种物理刺激所带来的迷路甚至死亡般的情感体验显然成为睡眠障碍的深刻缘由。作为一种纯粹的本能反应,怕黑的情绪在故事中往往被无限地渲染,而孩子们对于光亮所代表的安全感的强烈渴求正从反面提醒了他们必需的成长任务:在家长引领下或独立地使用自己的理智去控制本能式的消极情绪。
(二)物理刺激与表象的匹配诱导的感情性反应——怕陌生
幼儿“在物体刺激同内部表象相匹配的条件下,产生图像再认或识别的能力。……当刺激与充予感情图式不匹配,情绪反应就同原来充予的感情性质不一致”。[5]简单来说,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如果环境改变或破坏了幼儿原来的认知结构,幼儿就会通过情绪反应来再次达到认知的平衡,如以恐惧情绪来应对夜晚的睡眠环境。幼儿习惯了白天有父母陪伴和声光刺激的环境,夜晚独处于黑暗和静寂之中,周围曾熟悉的一切变得陌生、难以预测,这就跟他原来对环境的认识起了冲突和不匹配,就会产生警觉、恐惧甚至痛苦反应。在《晚安,弗朗西丝》里,临睡的小浣熊觉得有一头老虎躲在角落里,看到又大又黑的东西就当作是想抓走她的巨人(其实只是椅子和搭在上头的浴衣),看到天花板上的裂缝就担心臭虫和蜘蛛从里面钻出来,听到风吹动窗帘就怀疑有什么躲在后头偷看她……熟悉的物象和声音经由黑暗的物理刺激与内在想象的共同作用,在幼儿的认知结构中被再认、重组为一种陌生化的情境,便引发了恐惧情绪。
(三)刺激意义诱发的感情反应——怕鬼怪和噩梦
“当刺激以超越其物理属性的意义作用于人时,导致一种更高级的认知加工。这种高级的认知加工模式与刺激结合的变式更加多样,以致产生感情反应的机会和可能性更大。”[6]幼儿原先对黑暗毫不惧怕,可能是因尚不理解周围的各种事物,但若在黑暗中受到某种意外的惊吓,比如看过有鬼怪形象的影视节目或听过有关黑暗的故事,黑暗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刺激,让他们再次进入黑暗的环境时就触景生情,产生恐惧的条件反射。另外,“对鬼怪的恐惧既是习得的,又是想象的。”[7]由于缺乏经验,幼儿的想象往往与认知过程相纠缠,而想象之物亦与现实之物相混淆,那种联结着现实经验与想象的鬼怪形象也将一再地强化这种非理性的恐惧。在《维利床下的鬼》里,床底下大片阴影正幻化成维利想象中的鬼,而卧室墙上的画里和床头的灯罩上都有张牙舞爪的妖怪形象,摊开的图画书封面上也是一个长着獠牙的绿色妖怪。正是这种现实中可见的虚构形象刺激了维利对于鬼怪新的认知与想象,使鬼怪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恐惧项目。
噩梦同鬼怪一样,也是结合了变形的经验与过分的幻想的产物,它“对于三到五岁的儿童是最为麻烦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刚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生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幻想”,[8]因而可能导致幼儿烦躁不安、竭力避免独自入睡。在《吃噩梦的小精灵》里,长出刀叉的草叶、花丛中不怀好意的毒蜂、长着翅膀和爪子的怪鱼,吐着血红舌头的狼等形象地表现了噩梦恐怖诡异的超现实主义色彩,猩红和暗黑的底色则更衬托出小公主缩在大床上时的惊惧与孤独。
所有这些形式的睡前恐惧都直接导致了幼儿的睡眠障碍,即不愿睡觉或难以入睡。幼儿往往“用迂回曲折的策略拖延最后的‘晚安’,……制造一系列似乎无法结束的抱怨和要求:‘我不想’,‘我不累’,‘我想要一杯水’,‘再亲我一下’等”,来逃避睡觉”。[9]在《快睡吧,小田鼠》等书中,孩子们用一系列花样纷沓的吃、喝、玩、找东西、听睡前故事等动作和游戏来推迟与父母的睡前分离。入睡困难则是已经上床却始终被恐惧抓攫的幼儿的问题。在《你睡不着吗?》里,小小熊扯过枕头想要挡住头上大片黑暗,在床上不停地倒立、打滚、翻来覆去等稚拙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