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06月

从儿童哲学看哲学思考

发布者:阿茲特克

从儿童哲学看哲学思考/邓育仁着

 

      儿童哲学,以故事为媒介和孩子一起思考

      儿童哲学以故事为媒介,引出小孩的思考,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重点。就观念而言,在当代哲学研究中发现要培养好的思考和深入的思考能力,一个很重要的起点就是从「故事性思考」开始。

      其实,「故事性思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或技巧,小孩一开始就学会了,当孩子学会讲一个故事和安排生活故事的情节时,「故事性思考」就开始起步。这 个过程反映出两个层次:其一是理解,小孩在解读生活时,已经学会如何铺陈一个生活故事情节;其二是表达,小孩在解读中同时也学会怎么用嘴巴表达出来,这两 个层次指出儿童哲学的立足点就是从「理解」开始。回溯哲学发展,哲学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开始,在西方始于柏拉图,在中国则源自于老师与学生间的传承。儿 童哲学就是结合两者,认为我们可以故事为媒介,和孩子一起思考。

 

      哲学思考就是一起玩、一起历练、一起感觉

      思考就在我们的血肉当中,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情境;而哲学就在故事以及思考脉络里,转化成可以一起玩、一起感觉的观念意义探索或解读。这方面的探索包 含两个面向,有外在的探索和内在意义的解读。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开始不用太在意观念是否正确,就是真假的问题,而是以探索去深入了解意义何在。比如:一加 一等于二是真的,但在生活中常常不是在确定它是否为真,而是了解其意义何在。

      在美国,儿童哲学在制度内发展,它与批判思考结合,带领方式是由带领人透过念一段故事、一段情节,然后把问题和思想写下来,让大家看得到,这样的方式很符 合小班教学的方式。不过,儿童哲学到了台湾有一些转变,当时台湾不太容许批判,儿童哲学就在故事妈妈团体中流浪;以儿童哲学在台湾发展的要点不是批判,是 在创意,而且还要有趣味;而批判的重点是了解、意义的解读。

      在台湾,儿童哲学的发展,从美国引进很多非常好的教材,还有教师手册,这些来自美国的教材,跟台湾孩子的生活经验难免有些搭不上线的地方,因为即使你给孩子很多西方很好的文献故事,但总是会有跟我们这个生活圈搭不上线的地方,无法贴近孩子。

      所以我认为好的思考除了经由阅读好的作品,与大家一起思考激发出来之外,另外一个重点就是从我们具体的生活当中去涵养。

      此外,批判思考那一套训练如何思考的逻辑在美国可以用,在台湾也差不多可以用,但如果你想要进入亲情那好玩有趣的东西、要去涵养创意的种子、还有对意义深 入的了解和解读,很难从远处将种子直接拿过来,而是在拿过来当中,想想怎样种到自己的土壤,让它从中长出来,意即从描述我们生活圈的故事中长出来的智慧, 可能比较能够是创意的种子、对感觉意义深入的了解、有趣好玩的东西。以下我以程照宁女士的文章〈妈妈的怕怕线〉为例:

      程照宁女士在〈妈妈的怕怕线〉中,写着她参加妈妈美术教室后,在家里练习画画,一笔一画总是下得很轻很淡,才能经得起几次擦了又画。在一旁画画的儿子看见了说:「妈妈画的都是怕怕线。」她的儿子知道妈妈害怕的理由后,安慰他:「没关系啦!我从小就爱画图,就算每天只画一张,到现在就已经练习好几千张,当然一下子就画好了,不必再慢慢画怕怕线,妈妈假如每天画很多张,以后就不必画怕怕线了!」【现场邓老师请观众朗诵全文,但因篇幅有限,这里只节录编写大意,《妈妈的怕怕线》,富春文化出版。】〈妈妈的怕怕线〉最后这么说:「这些年来,不论写作、编织……等等的学习路上,虽然有很多所谓的怕怕线,我却已能坦然面对它、接纳它,才能积极地学习各种事物!」

      在文章中可以看到照宁姐用怕怕线的经验跨界去面对不同的领域和新的经验,这里融会了一种亲情,跟小孩对话和一起感觉的经验,让她可以用亲情的力量去面对新 的环境;所以我们能够以某一个领域的经验和感受,去调节我们在其它领域的经验和感受。

 

      思考的力量,感觉的深度

      儿童哲学一开始跟批判思考结合,因为在美国批判思考是一个重点,其所列出来的准则几乎可以跨越不同的地域。当年我到美国参加儿童哲学师资训练时,他们很强 调思考的力量,只是当儿童哲学引进台湾时,转化成强调感觉的深度,想要创意的种子、想要有趣好玩、想要对意义有深刻的了解和解读。从这个精神我们来看三个 例子,一个是东方的、一个是西方的、一个是生活中的,看看从儿童哲学来看哲学,可以对哲学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还有儿童哲学下一步怎么做得更好:

 

【例子一】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上?一〉)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告子认为人性如树木之材,义好比杯盘;使人性变得仁义,就像把杞柳做成杯盘。可是孟子转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 事,认为若从杞柳的角度来看,应顺其性,而不是要透过切割、捏造的方式把它塑造成我们要的样子;就像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是否需要将他塑造成我们要的样子。 在这里孟子不是要做抽象的思考,而是要带进一种感觉。

 

【例子二】

      自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1596-1650)以降,西方哲学有一个难以克服的思考困境。

      这思考困境以一种我思的角度展开:

      我以为我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接触到的外在事物,不会都只是子虚乌有的事,但实情是我只能如此以为。我无法验证外在事物确实如我所以为的方式存在。 我也无法排除这一切所知、所感的事物,其实只是梦境一场,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因为心中的感知和想法,都只是再现外在事物的手段,皆有待验证。

      我不能只用有待验证的东西,去验证另一有待验证的东西。我根本无法满足验证的要求,只因一旦要求验证,我只能诉诸心中的感知和想法等再现手段进行验证。这表示我不能合理地宣称:「外在事物如我所以为的方式存在。」

      这显示,心与外在事物之间有一无法跨越的鸿沟。因此,我也不能合理地宣称:「除了我心中的感知和想法外,有外在事物存在。」

      这是笛卡尔著名的「怀疑论」,他从怀疑开始,他要说一件事:比如说我看到鸿铭(在演讲现场的老师)在这里,但我没有任何证据和理由,可以很确定他的确在这 里,即使我打他一巴掌,这也是梦境一场,他根本不在这里。但我可以很确定的是我有这样的看到和感觉经验,所以笛卡尔说了一句话:「我思考故我在。」这是西 方很典型的批判思考方式,一步步地铺陈成下去。

      你可以把心画成一个圈圈,心的外面是外在世界,心的作用是你怎么去谈外在世界。然而,你如何跨出去认识外面的世界,依据笛卡尔的论证,他要告诉你是永 远跨不出去的,除非上帝来保证,唯一能保证的是你心灵的活动和经验。当画了这个圈圈之后,其实笛卡尔已经开始用空间二元的概念去说明心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与分别。

      刚才我谈怕怕线的时候,我就提到我们能够以某一个领域的经验和感受,去调节我们在其它领域的经验和感受;孟子则是强调从创意和意义深刻的感觉去理解; 而从笛卡尔「怀疑论」的论证和比喻,即使在西方严格的批判思考下,用创意和感觉重新去了解,它还是会有新的理解。

 

【例子三】

      随身携带手机,即使身处陌生人群之中,你不会只是一个人。你远方的朋友,仍彷佛经由一条看不见的连结,伴随你走过陌生之地。这种看不见的连结,已在手机普及中,编织入我们原有的生活空间。即使身处穷乡 僻壤,通过连结,你仍与原在的城市生活脉动相连。

      从前,视野宽阔、人烟稀少之地,界定了 城市生活的疆界。现在,计算机的连结,正改 写疆界的感觉与概念。

 

      第一个例子强调的是感觉和意义的调解; 第二个例子谈西方怎么用空间的概念去说明心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第三个例子则是谈手机的出现对空间关系的改变。现在有很多国家都在谈手机如何影响我们对空间 的理解,以前空间是以疆界为主,有手机的话,空间就开始改变。我写这个是邀请你们试着去感觉,其实,当你使用不同的器具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已开始改变了。


返回 儿童哲学广场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