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06月

译文要不断修改啊

发布者:coffeecat

译文要不断修改啊!
黑马/文 出处不详,我是在豆瓣的翻译找茬小组看到,转贴过来的。
  
  小时候不会外语时简直把翻译都等同于翻译家等同于圣人。可后来干了这一行才懂,这不过和卖菜卖火烧当演员说相声什么的一样,仅仅是一个行当,这里面自然有高下之分,真正出类拔萃的只是极少数,可又有大量的东西需要翻译,因此要混进去也不难。时间悠久了混个著名也不是太难。记得弱冠之年读郭沫若翻译的雪莱,不读不知道,一读觉得真不敢恭维,几乎翻译成了顺口溜。当然也理解他那个时代,白话文还不成熟,但不成熟的白话文应该是有文言的成分,应该雅才对呀。读戴望书翻译的,也是一样,无法相信他怎么成了翻译大家。再读很多翻译大家的译文,都感到失望,很多失望是因为我看过原文;还有很多失望是来自那译文的不顺畅,心想,真不如让个不懂外文的人改写一边的好,当然改写容易偏离原意,但总比这种一句话里无数个“的”让人舒坦点儿呀。小时候读苏联小说的感觉就更是如此。学了俄语,简直觉得那是一种口技,说俄语就等于是一种艺术。可那么美的俄语,让无数大家们翻译得惨不忍“读”,真难为大家了。后来读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感觉特别好的是杨必的《名利场》,能与此媲美的还真不多。后来干了这一行,接触了些大家,他们倒是都挺谦虚,说是“干中学”,其中一个是某著名大家的侄子,当初是边学英语边翻译某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当然是翻译得一塌糊涂,但人家运气好,出版社急着出,40年代翻译小说的人不多,刚好赶上这个大家的侄子的叔叔是大家,就被委以重任,后来他也成了大家,然后回过头去修改自己的译文,几乎是重译,惭愧得不行。此情此景真是让人感慨。
  
  等到自己开始创业了,自以为是80年代初的英文研究生,又发表过小说的,出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翻译,感觉还不错,便有了后来的发表和出版记录。但过一段时间检讨一下就有汗颜之处,便痛恨自己:俺也在重复老一辈人的道路,尽管时代不同了,拙译看上去不那么艰涩,但错毕竟是错啊,也惭愧得不行。所以,只要有再版机会,无论大家小家或不是家,最好好好重“弄”一遍,能改的就改才是,这就是自我革命啊,自己不革命,就等别人来革你的命,岂不难受?
  
  但也有难办的时候:我想革命,但出版社说一旦我修改,就要动版面,太麻烦,成本太大。我主动提出降低版税,但人家说你就是一分钱不要我们也不干。我们是成本核算的,你一改涉及到无数个部门,分不清谁是谁的成本,你那点稿费还不够我们忙呼的呢。除非我承担所有的改版损失。算了,别改了,继续再版吧。
  
   当然也有很“好办”的出版社,愿意毁旧版做新版,着实让我感动,但这样的出版社要“碰”,不容易碰上的,碰上了咱就得特认真地玩这个活儿呀。我现在就在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一个过去的长篇,机会难得。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