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学阅读做准备】四年级以上大孩子的阅读(一)
自2009年创建厦门小书房以后,开始组织策划大孩子读书会,包括大小孩子混龄读书会,数次观察,心得体会及反思总结,编辑汇总,供大家参考。
一、第一次读书会(2009.7.31),主题“友情”,是女儿设想的。 年龄跨度比较大,一年级至五年级均有,人数20人左右。自我总结(写于2009.8.2):
1.人数可以更少,年龄划分更严格一些。这也比较符合我的想法:少而经典。让读书会更有品质,让孩子家长都更有收获和受益。
2.定期举行,读书是一个安静,吸收,消化和回味的过程。这样的频率是合适的。
混龄的考虑: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有时适当混龄,可以让大孩子有机会学着带动学弟学妹们,而小弟弟小妹妹们,也在这样难得的机会时间里,和大哥哥姐姐相处,向哥哥姐姐学习。这也是友情友爱,团结互助。有时就是这样,帮别人,爱别人,也就是帮自己,爱自己。 这更是“友情”的主旨。
二、2009.8.17《三国演义》读书会(自我总结写于2009.9.11):
这次《三国演义》读书会,可以说是非常好玩也有趣。结束时,孩子们还特别主动畅谈了自己对下一次三国读书会的想法,真是被孩子们感动。
年龄自五年级至初一。此次只有珠儿一个女孩子,但也只有珠儿一人读完了原著。男孩子小宇正在读《三国志》。孩子大一些,对书的爱好,性别的差异就很明显了,三国,明显是男生酷爱的,像珠儿这样超爱三国的,真的很少。三国演义的读书会,仍是珠儿提出来的,立马得到其他几个男生的积极响应。这和她花了几个月读原著和听三国评书都大有关系。
三国读书会第一期结束后,家长反馈是,孩子积极要看原著了,听了好开心。说实在,《三国演义》中文字的描写太精彩了,从文学角度而言,都需实实在在地读一读原著。(后话,三国演义也是中学的必读必考书目。呵呵)
每一次读书会之后,都有孩子或是家长,对阅读有一番新的体会和认识,而不仅仅只是为语文考试,阅读的真正力量将得以体现。
就我自己而言,阅读是多种多样,多层次的。广和深,点和面都需结合。
我一直坚持着,深度阅读是内心安静、专注的,尤其是在现今如此浮躁功利的大环境下,要保持一份纯真的阅读,无功利的快乐阅读,有时真会显得与外界格格不入,但是,这恰恰是终身阅读的必备基础。
让阅读深入,知心交流,和孩子一起进入心灵之旅的阅读,让阅读回归最纯粹最纯真的本质和初衷。实践并普及这一理念,在现实生活里有很大的难度,也有很大的挑战,却是充满挑战、欣喜和成就感。
七弦家的餐桌文化,一如电影《奔腾年代》中的场面: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围坐餐桌读书讨论。也如老一辈人的读书沙龙,譬如来今雨轩,苦雨斋... 我们可以临摩借鉴那些文化大家,用实际行动传承前辈的文化和精神。。
三、2009年8月21日及2009年10月1日开展了二次哈利特特读书会。
自我总结(写于2009.10.10):
参加者:9人,除了珠儿,其他孩子都是男生。混龄:3-6年级。
孩子越大,读书会活动越难组织,主要源自于太多孩子都有课外班,而且孩子越大,独立自主阅读能力和自主意识越强,读书会开展,比如在书目的选定和探讨上,都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
以前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深度阅读,阅读经典,阅读名著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尤其必需又必要的,而且是童年向少年跨越,特别是阅读能力向上大跨一个台阶和一个坎的重要转变时期。”这个想法经过数次读书会后再次得到肯定和确定。
如果没有阅读质的跨跃,孩子的阅读可能将一直持续在一种浅阅读状态,慢慢变成浅的不想看,深的看不懂,无法进入一种深度思考和思辩的时期,有些成年人的阅读也是处于这种状态,似乎一生都将如此,这是少时没有提升和跨跃的后果。
多次读书会的全程跟踪,我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有一个现象比较普遍:每次读书会,气氛活跃,发言踊跃,但大多时候,孩子们主动提出问题和疑问不多,基本被书中的情节或被作者的思路牵着走,缺少一种深度思考和质疑的精神。这也引起了我的重视,孩子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学会质疑的精神,则是必须在点滴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培养。
备注:哈利波特读书会共开展了4次。除第一次是我组织的,后三次,包括2010年2月寒假的2次,都由珠儿一手策划组织,当时珠儿六年级。珠儿飞跃性的进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超出我的预想,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这也再次证明:阅读,自己主动投入得越多,收益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