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06月

“鼓浪书韵”学习小组第二课小组讨论记录

发布者:人土土

一、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

经过讨论我们组搭成的共识:要经过不断的精读,反复读,做读书笔记并践行,这样才能进入第三层次的阅读。

罗珍群:612QQ群里,老师打破规则,大家抢发言,当晚真觉得晕乱.昨天把QQ群聊内容整理了下,发现刷屏太快了,自已漏看了好多信息.老师的发言真的是连贯的,并且也可以说是没跑题。关于问题背后的意图,关于全语境的理解,及打破助教的规则,都是在帮助我们如何理解问题和引发我们的思考。

但当晚的QQ群讨论,真的是碎片化的感觉,所以我在想我们一起在线的那一个小时怎么用会更好呢?若在线讨论问题,60多个人,一个人一分钟就过去了。所以我想,可不可以,大家在共同在线的前两天抛出问题(老师的问题在这一天稍迟抛出),前一天抛出讨论结果,共同在线的那一小时,听老师点评这些问题。这样的话节奏很紧凑,老师相当于是上了两次课,不知操作可行性是否OK?供大家参考。

昨日重温了老师的上课录音,PPT和问题后,解析自己的思路如下:

1.课程表中:第二课:什么是好书?——阅读的层次

课后作业:小组学习讨论

这个问题我原先的考虑是好书是有生动的故事,幽默的笔触,丰富的想象,诗意的表达,引人思考的哲思,是偏重在书的表达方法上.阅读的层次,我当时想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但老师是从三个阅读层次和四个维度上展开,让我很受益.这两方面的共同点,我认为都是从书给人的感受上来讲,三个层次偏重在个人对单本书的感受上,比较主观.四个维度偏重在群体对同类书的比较评价上,尽量争取客观.感受会变,也很难量化. 三个层次中,可以通过写读后感和践行来判断和确认.阅读思考践行反思再阅读思考践行反思,这是螺旋上升的过程。生活也是一本书,如何读好这本书,提升自己阅读的层次,更是需要阅读思考践行反思.四个维度,是尽量想客观地找出一本好书,通过更多的人,比较更多的书,加上时间的检验,来找出一本经典。

所以什么是好书?有深深打动你,启发你的专属你自己的好书,也有大家公认的经典。

 

王聪莲:三个层次和四个维度分主观客观来分析,感觉有一定道理呀, 我都没想到这层, 我只觉得点和线这个两个维度,是要建立在三个层次的基础上的。 阅读的不同层次中哪个层次是看不见的?如果看不见,用什么去判断这个层次的存在?阅读的第一二层因是从书本上直接感观,可体验情节角色,是可看见的; 而思想层是看不见的,因为每本书在不同阶段看,不同人看,它的第三层都因人而异,它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积累,触动内心深处,而与书中情感产生非常深的共鸣。如果把书中领悟到的思想与生活联结起来, 而影响自身的生活行为方式, 我觉得应该是到了3层以后。这时候的思想层通过具体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感觉是可见的。而要达到阅读的第三层次,必须建立在具有大量快速阅读的能力的基础上,再通过精度,反复阅读,从而把它吸收内化。回顾自己的阅读,尚处在第一二层,所以必须加大阅读量,学做笔记,在写当中学会思考,反复阅读,进而精度一本书。当做到精度了,就有可能找到深层次的东西了。 
2. 
阅读的不同维度当中哪个维度最难量化?如果不能量化,怎么去评估?
首先我理解的量化,应该是从阅读书本数量和阅读的质量来衡量,我认为四个维度中最难量化的应该是点和线, 因为点和线都是以个人的感觉,个人体验为基础的, 正如然老师说的, 阅读得经历“什么书都吃——有选择地吃书——学会消化书——学会创造书——学会运用思考,一切皆为书”这个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蝴蝶蜕变的过程, 我们才有可能把这两个维度做好。所以终归点和线这两个维度还是建立在三个阅读层次的基础上的, 只有达到了阅读的第三层次, 才有可能把这个点和线做到位。 
3. 
阅读的层次和维度这两大方面的鉴别,有什么差异,有什么共通之处? 
阅读的层次和维度的差异在于:阅读的层次是通过内在品质来考量,四个维度是通过外在来评估。 
共通:阅读的层次和维度都是评判书籍的标准,只有三个层次和四个维度同时考量了,才能判定这本书是否是你的好书。而维度里的点、线的质量,也取决于你的阅读层次,阅读水平。

朱姝:学习了第二课:什么是好书?——阅读的层次。我的收获如下:

1.  经过学习,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的阅读基本就停留在第二层次,不管是自己所谓感兴趣的书籍还是自己的专业书。从阅读的层次来看,自我分析我基本停留在第二层次,主要还是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囫囵吞枣。一直以来,懒于提笔,所有即使看书时有什么触动也是一晃而过,缺乏反复咀嚼和认真梳理。因为写读书笔记真的是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