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04月

阅读教育课程第4次作业:设计一个3岁孩子读书活动的问答游戏

发布者:若凡妈

绘本简介:

《好饿的小蛇》,作者日本的宫西达也。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蛇在扭来扭去地散步,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于是吃掉了苹果,肚子变成了苹果状;第二天吃掉了一根香蕉,肚子变成了香蕉状;接着吃掉了饭团、葡萄、菠萝,肚子也变成了相应的形状。最后,它吃掉了整棵树,满意地回家了。

 

对绘本的认识:

宫西达也的绘本作品,内容或温馨或有趣,线条简单粗犷有力度,这个故事当然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这些特点。故事由小蛇的“饥饿”引出,这一点或多或少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吧。故事本身就利用文字营造了一定的互动空间,每次发现新食物时,都有“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这句话;另一方面,这样的重复,也使得故事充满了节奏感,孩子们是乐于发现和感受节奏的。故事中选取了不同形状的食物,孩子们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轻松地了解和加深形状认识。对于网络上看到有些人认为,可以选取这个故事作为教育孩子养成良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之类的)的说法,个人认为只是从大人角度出发的一厢情愿的考虑。如果说一定要有类似的教育意义,我想除了对形状的认识以外,如果孩子能够想到的话,就是发现“蛇”的这种和人类不一样的“吞食”方式。

 

故事内容音频:(密码:201404)

 

讲述设计:

妈妈在给孩子讲的时候,一定是边讲述边互动的。第一次讲述,直接按照绘本的内容来讲。讲述过程中,除了注意最基本的语音语气语调动作身体语言等这些因素以外,可按照故事内容进行必要互动。假想的互动过程如下:

 

妈妈:宝宝,这里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你来看看是什么?

宝宝:哦,小蚯蚓。

妈妈:嗯,真的很像小蚯蚓哦。哦,这里有字,妈妈给你念出来---好饿的小蛇。原来是一条小蛇啊!

(引导孩子观察封面图画,并说明书名,作者译者和出版社)

 

妈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一定用“发现”和文字呼应,而不用“看到”之类别的词,以后每次重复)

宝宝:苹果。(猜想孩子会单个词这样冒出答案,而不会是整句)

妈妈:哦,它发现了一个苹果(妈妈帮助孩子说出完整句子)

停顿

妈妈: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呢?

宝宝:红的,圆的。

妈妈:哇!宝宝说的真好!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圆圆的苹果是什么颜色啊?

宝宝:红色的。

妈妈:哇!这个红红的圆圆的苹果看起来好好吃。你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宝宝:吃掉它!

妈妈:(不翻页)哦,吃掉它,小蛇会怎么吃掉苹果呢?(鼓励孩子表演)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