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妈妈都在脸书上分享知名作家汪培珽的一则贴文,大意是说,小孩要买东西,大人应该明确讲出拒绝的理由,“我没钱”这么不用心的回答,会让孩子误以为“只要有钱就好”。我猜,许多爸妈读完这段话一定在想:“完了,我也常讲这句话!”并下定决心以后改弦易辙,改跟孩子讲“有钱也不买”的理由。
问题是,就算是常跟孩子讲“我没钱”的爸妈,多少也跟孩子讲过“有钱也不买”的理由,比如“你考得那么糟,还好意思跟我要东要西……”事实上,拒绝本身并不会导致绝对的好坏,但如果夹带批评或羞辱性言词,不只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还有可能造成这样的后果:孩子会觉得“有钱就好”,有钱就不会被大人嫌
那么,爸妈到底该不该和孩子说“我没钱”?
激励法用多了,就成讨价还价
有的父母可能会以为,那我不嫌弃孩子,用激励的总可以吧?比如“等你进步到前十名,就买给你。”既能让孩子达到预定目标,孩子又能得到要的东西,不是皆大欢喜吗?
问题是,这一招多用几次,孩子就会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说如果他考几分、念几本课外书、连吃几天蔬菜水果,你就应该买什么给他。这就为他应尽的本分标上了价码,把原本不该用金钱衡量的东西,变成可用金钱衡量。阅读的收获本该无价,但一经讨价还价,就变成了商品,变成了“只要我有钱,就可以不必阅读”。到头来,孩子得到的概念还是“有钱就好”。
“我没钱”就绝无帮助?
虽然把“我没钱”当成搪塞的借口不是一个绝对明智的举动,但它确实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作用。以汪培珽贴文举的“三岁孩子要买棒棒糖”为例:三岁的小小脑袋尚不知“没钱”是什么意思,听到爸妈说没钱后最可能反问:“卡片放进机器不就可以领钱了吗?”这时,大人就可以把握机会解释提款机的钱是怎么来的,不只可以成功转移小孩的注意力,让他暂时停止对棒棒糖的渴望,还能顺便让小孩接触“大人为什么要上班”等小小的经济学皮毛。重点是,提款机与大人出门上班都在孩子的生活经验里,是孩子听得懂的东西。而如果跟他讲不买的真正原因是营养均衡之类的抽象概念,三岁的孩子怎能听懂?听不懂了,就很容易发脾气,更渴望棒棒糖。
当然这要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汪培珽贴文举的另一例是“十三岁孩子要买手机”。十三岁的脑袋与三岁的脑袋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已经不再全盘相信大人说的话。他已懂得自己去发现,便会知道家里是否有钱、父母一向怎么用钱。如果家中经济很拮据,就算你讲的是“别急着吃棉花糖”这种大道理,他还是会认为“我爸妈就是没钱”,不明说是为了面子。
“只要有钱就好”是绝对罪恶?
可是,让小孩觉得“只要有钱就好”就真的很糟吗?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真的有经济问题,早早体认金钱的现实,也可能成为其努力进取的助力。虽然每个人在生命中都需要学习“金钱不是一切”,但对穷小孩来说,这一点等长大赚钱以后再学也不迟。在我看来,穷小孩学“有钱也可能不好”并没有太大意义。
再说,“只要有钱就好”这一概念并不单纯来自父母常说的那句“我没钱”。假设你家很有钱,开销也走高级路线,你孩子想看NBA来台湾的现场比赛,要你买两万元的票给他,你拒绝的理由无论是“我没钱”还是大道理,孩子恐怕都会很不爽,搞不好脑袋还会闪过“期待爸爸的钱早点变我的”的念头。但如果哪一天,他发现心仪的女同学对自己不理不睬,怎么送礼物都无法赢得芳心,他脑袋的信念就又变成“有钱也没用”了。
那么,如果讲“没钱”和大道理并没差别,那么他想买东西,爸妈何不在经济许可范围内尽量满足他?也就是说,讲“没钱”就是真没钱,其他时候就在经济许可范围内满足孩子。
不在金钱上对孩子慷慨
我却相信只有一种父母会这么做,就是对小孩觉得亏欠的父母。这亏欠也许是因为真的没钱,也许是因为婚姻破裂,也许是因为陪伴时间太少。这就要讲到父母爱子之心的表现方式了。
父母都希望对孩子慷慨,也知道慷慨的方式不止一种:金钱是慷慨,时间是慷慨,多鼓励、少责备也是慷慨。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尊重选择则成为孩子自身最重视的一种慷慨。意识到自己一向付出不够的父母,往往希望用另一项补足。现实却是,所有慷慨都须拿捏,所有慷慨都会过犹不及:花太多时间陪小孩可能导致孩子学不会独立自主,太尊重孩子隐私可能导致TA误交网络之狼。我们不愿在金钱上对孩子太慷慨,也是类似道理。
的确,在孩子成长的某一阶段,父母应该跟他解释无法对他慷慨解囊的理由,有时可能得是些大道理。但父母不该指望光靠讲道理,就能帮助孩子区分“需要”与“想要”。这种区分需要反复练习,客观地去讲“我没钱”就是其中一种逼孩子练习的方法。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比较文学系学士 颜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