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03月

《诗经》共读讨论分享系列之一

发布者:七弦

前言:先预告下周二3月11日分享“周南”,由武汉思思主持。诗经系列共读讨论分享时间安排:3月5日--6月17日,由多位书友主持。目前这也是一个让我随意自在的网上社区,丝毫不用我操心,又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享受读书兴趣。谢谢朋友们对我的照顾和体贴。特地备存这里--我的幽谧桃花源,给栀栀和扇儿。--by七弦

 

《诗经》共读讨论分享系列之一by 淡化 (分享全文如下)

 

成都淡化:

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是《诗经》。我以前对《诗经》的概念只停留在中学那两篇。近年才开始自己读此书,发现原来《诗经》不是学校讲的那样,所以我找了几个朋友来一起共读分享这本书。因为后面有陆续的作品分享,所以我今天不怎么说具体的作品。给大家介绍一些和本书有关的内容好了

近几年读经很火,我不知道《诗经》算不算那些读经人要读的内容,但是它在很长的时间里被推崇为经典的。《诗经》这个名字是从西汉开始的,在此之前,它的名字就是《诗》。经的意思就是经典了,把它作为经典是有人要抬高它的地位,这就涉及到西汉时政治的变化,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应该比较了解,不熟悉的人可以去查一下。

现在的《诗》有305篇。据说这些内容是孔子选择的结果。《史记》中说古诗原有三千多篇,孔子选取其中可施于礼仪的内容305篇。这些诗由于在西汉独尊儒术的情形下被供了起来,所以才传下来这点。孔子删诗是多年来被作为孔子的成绩传唱的。不过,我想如果他真这样做那不是成绩,是罪人啊。

对于孔子删诗这件事在学界其实是有争议的,可以确认的有三件事:

1、以前诗没有三千多篇;

2、孔子对诗的曲调部分做过修正;

3、孔子确实删了一些重复的、不完整的诗,也可能删了一些与他坚持的原则不一致的内容。

 

在孔子之后,传《诗》的人有很多,影响大的有几人:子夏、孟子、荀子、毛亨、毛苌。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他主要传的是《诗》、《春秋》。据说最早的《诗序》是他作的。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诗序》是否有他写的内容无法考证了。

孟子生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那时诸子百家都在著作中引《诗》,孟子是引《诗》最多的。孟子重视诗教,教学生去正确地理解诗义。孟子提出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的读诗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抠个别字词,不拘泥个别文句,从全篇的意思去推测作者写诗的本意。这几句话现在很多人还在引用。孟子还有一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阅读观点影响了中国后来几千年文人的阅读。用他这个观点来读《诗》有问题,因为大多数作品已无从查其来源,但用来读后来很多人的作品是可以的。


武汉思思:关于这个。叶嘉莹有提过。我印象模糊了。大概是一方面 是可惜。一方面是可喜。
成都淡化:嗯,我看叶的几本书,他读诗有时用到了这个方法,但他也不认为都必须这样读
武汉思思 :可惜的是作品无从考证。连作者都无从知道。作诗背景 年代 作者心情都无法了解。可喜的是。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诗的理解可以多样性了。她是说古诗十九首时提到的。
成都淡化:这说深了就涉及到阅读理论了。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多义性
厦门常曦妈:蒋勋 赞成  诗无达诂


成都淡化:
是,蒋勋是做审美的,他肯定是从纯文本的角度去谈。

继续上面的话。从这些内容看,似乎孟子是想真正去理解诗的本意,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在向齐宣王说仁政时,谈到《绵》这首诗时,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可见他也是以功用为目的读诗的。从孔子开始,《诗》的现实功用就是第一的。其实在孔子前就是这样的。后面我们会看到。

现在说说荀子。
荀子这个人在《诗》的延续中很重要,据说现在的诗都来自于他的传授。他是儒学中最早称六本教材为经的人,他认为人性恶,学六经才能向善,他认为这些经体现着圣人之道,所以他特别强调明道。因为这个目的,他读诗的方式也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的。荀子最重的是《礼》,他提出"隆礼仪,杀诗书"。这样看来,后来的礼教产生与他不无关系。他真正看重的是《诗》用来行礼仪的一套内容。

孔子虽然整理出了《诗》,但后来时局变化,各种传本也出来了,传的人也说法不一了。

从秦到汉,《诗》已经是很散乱的了,期间主要流传有《鲁诗》、《齐诗》《韩诗》三家今文版(今文是指用当时的文字写的版本),被后人称为三家诗。此外还有一个古文版,这个版本是用战国时的篆文所写,被称为《毛诗》。这四个版本在文句、训诂、内容解释上差异很大。今文版是指用当时的语言写的版本。 

现在我们所读到的《诗》是《毛诗》所传。毛亨和毛苌是汉朝人。据说毛亨是鲁地人,是荀子的传人,他自己作了《故训传》(后简称《毛传》),然后传给侄儿毛苌。毛苌在汉初开始讲《诗》,后被河间献王聘为博士,开始讲学。就因为这样《毛诗》的影响越来越大。《毛传》成了后人研究《诗》的最重要的文献。 

早期的诗是与音乐有关的,这可以说是共识了。诗这个字从“言”从“寺”,寺和宗教有关,宗教的早期就是巫术,所以有人说诗最早起源于巫术仪式上的唱词和曲调。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诵和唱的,见过跳大神的人都明白那些仪式上的人是又唱又跳的。《诗》中的305首诗原来都是配有曲的,在有一个版本,《诗》有311首,多出的六首只有名字没有内容的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这六首被称为笙诗。笙是一种乐器。对于这六首诗有人说是词被遗失了,有人说本来就只有曲没有词,不过大家基本同意这六首诗是伴随笙曲的。

我以前带小学生学过几首《诗经》中的诗。有同学自己编着调唱过。挺好玩的。网上也有人在这样玩。我听过一首《相鼠》,觉得调子和文字内容完全不配。这是一首骂人的诗,音乐配成了平平的调。 
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用这些诗的 
《乡饮酒礼》中有记载大夫们宴会典礼的内容:
众宾序升,即席。……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工入,升自西阶,北面坐。相者东面坐,遂授瑟,乃降。工歌《鹿鸣》、《西牡》、《皇皇者华》。……笙入堂下,磐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乃合乐《周南》、《关睢》、《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工告于乐工曰:“正歌备。”乐工告于宾,乃降。主人请彻俎……众宾皆降,脱屦,揖让如初,升坐,乃羞。无算爵,无算乐。宾出,奏《陔》。

这里的笙应该就只是用笙演奏。所以我觉得前面说的六首只有名字的《诗》应该确实只有曲没有词的。
上面这段让我想起吃饭看文艺表演的场景。不过这段中的表演不是随意安排的,上哪些曲目、什么时候上都是有讲究的,这些要针对参与宴会的人、宴会的目的设计。但《诗》可不只是一般的文艺表演,它是当时的外交语言。

《左传》中有一段讲晋侯囚禁卫侯,齐侯去调解的内容。在宴会上,晋侯先赋《嘉乐》,表示欢迎。齐国的国景子回《蓼萧》,颂扬晋侯恩泽于诸侯。郑国的人子展回《缁衣》,表示对晋的忠心。然后他们开始协商要解决的问题。国景子赋《辔之柔矣》劝晋侯对小国宽容;子展赋《将仲子》提醒晋侯要考虑舆论的压力。后来晋侯放了卫侯。
古书中关于这样的记载不少。这也可解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