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老屋的墙上,有个黄色的小手提藤制篮子常年挂着,父亲说是送我上小学的礼物,我记着上面有“我爱北京”四个红字,印着憨厚的小熊猫吃竹子图案,但印象中没有父亲送礼物让我开心的一幕。小学到初中,每到冬天,我喜欢戴一顶长长辫子的编织蓝毛帽子,母亲说是叔叔送我的礼物,但印象中也没叔叔送礼物我欣喜的一幕。后来,稍有印象的是一本黑色笔记本。这是父亲从海南经商回来送我的礼物,他对我说,从此不外出经商,要待在家里,好好管管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后来想起这礼物,觉得父亲能以孩子为重的伟大见识挺让我感动的,但当时我情感也没太大触动。这就是我整个童年和少年关于收到礼物的记忆。此外,还有两份我心目中不算礼物的礼物,一是小学毕业,初中学校离家远,父亲给我买了辆自行车;二是初中学习获奖,父亲用奖学金给我买了块进口石英手表。这些,在我内心里都是最无奈的礼物。
为什么我对父母送的礼物会如此无奈?甚至脑海里一点记忆都没有呢?这个复杂纠缠不清的情绪方程式我从没试图破解过。直至后来有了女儿,我解开了。女儿四岁半,女儿心里想要什么,或告诉我想要什么,我会说到做到,悄悄地帮她实现。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我正在上班,电话响了,对方传来兴奋的声音:“妈妈,快递叔叔送的鞋子好漂亮啊,我好喜欢!”或是这样的情形:下班拉开家门,女儿快乐地迎上来:“妈妈,你今天买礼物了吗?”随后我拿出漂亮的小小玩意,女儿就会开心地接过装扮起来。为什么女儿收到礼物会如此开心呢?因为女儿每次收获的是兑现期望的快乐,这种快乐情绪,就像做加法,一次比一次升华。而我收到的礼物都不是我最想要的,是父母认为必需品才给我购买的。我心中的童年礼物其实也像女儿一样,期望可爱的布娃娃、漂亮的公主裙或童话般的水晶鞋突然出现在面前,可这种期望总在一次次承诺,一次次失信,一次次忽略中被毁掉了。失望、不满、委屈、隔膜,种种情绪长期积累变得纠缠不清,最后收到的礼物,都变成无奈的礼物了,而要解开这种情感纠结,就像做方程式一样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