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語 | |
客語 |
李敏勇是台灣屏東縣人,1947年出生於高雄旗山,由於父母都是屏東人,親戚也多半留在屏東,所以,儘管李敏勇的父親因為工作關係,很年輕就到高雄定居,李敏勇卻在屏東讀完小學、初中,直到高中時代才到高雄念書,所以,對於他來說,母親的故鄉車城、父親的故鄉恆春是要比他出生的高雄更像故鄉的。在屏東念書的童年,李敏勇最深的印象是去戲院看歌仔戲和看電影,舅舅的孩子都比他大,表哥表姊常常帶他去海邊玩,那時候屏東的海沒有什麼污染,去海邊會經過衛兵哨和防風林。這些美麗的童年景物,在他心底留下深刻的記憶,也讓他在成年以後,對於沒有青翠樹林的城市、被污染的天空、不再清澈的大海特別感到悲傷和感慨。
李敏勇大學就讀於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曾經擔任高中教師,廣告公司撰文、企劃、業務經理和建設公司經理、副總經理等職務,在職場上表現相當傑出,不過,除了工作之外,他還有一個終身的志業,那就是寫作。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李敏勇就開始在關注台灣本土文化的《笠》詩刊發表作品,1969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雲的語言》,這是一本詩和散文的合集,那一年他才22歲。從這個時候起,李敏勇的人生就和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經擔任過《笠》詩刊的主編、社長,《台灣文藝》雜誌社的社長,1987年台灣筆會成立後,他也擔任了這個堅持人本主義立場,以締造台灣新文化為目標的文藝團體理事和會長等職務。而除了寫作之外,他也極為關心社會改造和國家重建,因而參與了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多年來,他都在鄭南榕紀念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等公益團體中擔任要職,為建立台灣本土文化和國際地位奉獻心力。
李敏勇寫作的文類以現代詩、隨筆和評論為主,最早期作品以寫情見長,不久之後就告別婉約、浪漫的風格,逐漸落實於現實,尤其是對於戰爭的殘酷和社會的不合理制度予以深刻的批判。他的作品著重於生活經驗,主張藝術和社會批判兼顧,美學和淑世精神並重。他的詩具有明晰的意象、冷靜的思索,以及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愛。不過,雖然由於關注台灣的發展,而使詩作常常涉及政治,李敏勇卻並不是只要政治不要詩的作者。他對於詩之所以為詩抱有崇高的信念。他認為:寫詩就像先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等到發芽時,必須專心一意地照顧它,不讓它受到干擾,要小心的把它「接生」出來。詩並不是特意「造」出來的,而是心中的想法或感受,透過筆跑出來的。秉持著這樣的理念,關懷台灣的李敏勇用詩的形式寫下他心中的想法和感受,由於他本身具有強烈的歷史感、社會性和人間關懷,所以,在他的詩作中,很自然的呈現出批判意識,也由於這樣的批判是發自內心的感觸,並不是意識形態主導下的附庸,才能打動讀者的心弦,引起共鳴。他出版過詩、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社會評論集等三十餘冊,詩作被譯介為英、日、韓、德、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多國文字,重要詩集有《暗房》、《鎮魂歌》、《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等。
文學花園
說明:
李敏勇曾經說過:每一首詩就像用語言文字種出來的花園,每一個語言、文字裡,都有意義,有形象。他認為:任何一個人在現實生活當中,都會感到有一些鬱卒,尤其台灣社會有很多需要改善的課題,當一個有理想的人,看到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時,心中難免會產生一股說不出來的壓力。不同的人面對現實壓力的因應方法不同,有的人聽音樂,有的人欣賞藝術品,有的人靜靜思考。而他,是用讀詩、寫詩的方式來表達出一種心情感受。作為一個具有深厚人文和社會關懷的詩人,李敏勇的詩作和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愛是不可分割的,他擅長表現歷史和社會的寬廣格局,詩作帶有強烈的歷史感和人間性,但是,在具有批判精神的同時,李敏勇的詩也擁有凝練的文字之美和豐富的意象,兼顧了內容與形式。
原文:
孤兒
誰都會是個孤兒
從河邊的一隻死貓
從街道的一條病狗
從戰場的一具屍體
我悄悄地
收集著成為孤兒的悲哀
像咽下的貯食
它們輪番出現
期待反芻
我是這樣過活的
從一隻死貓的河邊
從一條病狗的街道
從一具屍體的戰場
我的夢
出發去旅行
誰都會是個孤兒
夢
夜黑以後
現實有一個缺口
我是打那兒
逃亡的
雖然你
像監禁終身犯一樣地
監禁著我的一生
然而
逃亡以後的我
是自由的
你不能捕獲我愛的掌紋
你不能捕獲我恨的足跡
麵包與花
吃了法國麵包
百合花仍然盛開著
麵包與花都是生活必需品
從賣店
帶它們回家
是昨天黃昏
麵包
已經吃進肚子裏
會消化在生命之中
麵包是因為要消化
給生命
而散發誘人的香味
花仍然存在
早晨的光線在桌面
繪出花的影子
枯萎的花
也會被丟棄
但花覺得自己比麵包重要
花是為自己散發香味
花自己就是
生命
我告訴妻這樣的想法
一面看著百合花
感覺到花的影子在縮小
上班途中我決定
以後回家時
只負責帶花
而且
要丟棄枯萎百合花的
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