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語 | |
客語 |
詹冰本名詹益川,1921年出生於有水果之鄉美稱的苗栗縣卓蘭鎮,是當地的客家人,祖父和父親分別擔任鎮長和里長。由於家庭環境相當優渥,愛看書的詹冰從小就擁有自己的兒童雜誌,也廣泛涉獵各類兒童讀物。在就讀著名的台中一中時,他就開始嚐試用日文寫詩,還在比賽中得過獎。1942年,詹冰前往日本求學,在父親的堅持下,他放棄了自己所喜愛的文科,進入明治藥專唸書。雖然沒有選擇文學作為專業,詹冰依舊放不下對文學的熱愛,就讀藥專二年級時,他的詩作〈五月〉,獲得日本名詩人堀口大學的讚賞,推薦到日本刊物公開發表。1944年9月,詹冰回到台灣,第二年和從小暗戀的女孩結婚,同時在老家開了一家藥局,後來又因為所學的藥學專業,被聘請到中學擔任理化老師。
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詹冰和很多日治時代用日文創作的作家一樣,面臨語言轉換的問題。對於從小受日文教育,曾經前往日本留學,使用日文熟練寫作的詹冰來說,改用中文寫作是相當大的考驗。不過,在學校教理化的詹冰,卻憑著毅力和決心,從注音符號開始學起。由於學習認真,不過五、六年的時間,他就可以熟練的使用中文來寫作了,能夠用中文寫作以後,他把自己的日文詩翻譯成中文,像是他的成名作〈五月〉,就是自己翻譯的。
1964年,詹冰和錦連、陳千武、林亨泰等人創立「笠」詩社,並發行《笠詩刊》。此後,詹冰以笠詩社為中心,恢復了旺盛的創作力。196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綠血球》,受到評論家一致的稱讚。從60年代中後期到80年代,詹冰的詩風有了很大的變化,從過去的前衛走向用句平實,加重了敘述性及散文化的傾向,並常常以自身的生活感觸為題材,同時,他也創作圖象詩,結合了文字和視覺的圖象詩,給予讀者新的體悟和感受。
詹冰一生都沒有放下寫詩的筆,他在晚年的時候,受了他一向喜愛的日本俳句影響,經常創作「十字詩」,所謂「十字詩」,就是只利用十個字來捕捉生活意象,表現詩意、詩感、詩境的短詩,詹冰認為「十字詩」具有簡潔和留白兩個特點,可以在最簡短的字數中給予讀者最大的想像空間,十分適合現代人閱讀。像他所寫的「春日長 樹上小鳥 打哈欠」;「榕樹下 水牛搖尾 夏日靜」等十字詩,也的確能夠表現出如同水墨畫一樣的意境。除了一般新詩之外,詹冰也寫了很多兒童詩,豐富的幻想力和對萬事萬物的愛,讓他的兒童詩展現出迷人的韻味。
詹冰最重要的創作當然是詩,不過,除此之外,他也寫小說、散文、歌詞和戲劇,他最早的一部劇本是《日月潭的故事》,這部戲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很多學校公演過。後來,他又和多年好友,台灣名作曲家郭芝苑合作了輕歌劇《牛郎織女》、《許仙與白娘娘》,曾經在台灣和國際公演過。詹冰所寫的歌詞也都由郭芝苑譜曲,最有名的是「紅薔薇」,一直到今天還在傳唱。性情謙和敦厚的詹冰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台灣前輩作家,也曾經獲得多種著名文學獎,他去世於2004年。重要作品有《綠血球》、《實驗室》、《銀髮與童心》等。
文學花園
說明:
〈五月〉是詹冰的成名作,從這首詩裡,可以充分看出來他早期受現代主義影響的實驗精神,給予人們熟悉的景物新的視覺想像和抽象思考。「五月」,原本是一個時間名詞,但在這首詩中,卻以生物的形象出現──裸體走路、用金毛呼吸,以銀光唱歌,而在血管中流動著綠色的血液。這樣的奇想和畫面,讓人讀來清新愉快。詹冰早期詩風前衛,充滿實驗性,不過,中年之後,隨著多年的人生歷練和理化老師的教學生涯,他的詩風也逐漸轉為清雅平實,同時也創作了許多兒童詩。〈插秧〉這首童詩就被收在台灣的小學課本裡,給予許多孩子美麗的想像。詹冰的兒童詩中充滿了童趣和豐富的想像力。例如,在〈動物的病〉這首童詩裡,他擬人化的讓生病的動物向獸醫訴苦,其中最有趣的是「百步蛇的毒牙痛」,讀這首詩的孩子,大概都會和詹冰在詩中所提出的疑問一樣,不知道獸醫面對百步蛇這個病人要怎麼辦?至於在〈小麻雀〉這首詩裡,詹冰要拿擴音器給找不到母親的小麻雀,讓小麻雀的聲音能夠傳得更遠,這樣溫暖的想像十分鮮明的顯示出詹冰仁愛的胸懷,而這樣對萬事萬物的愛,正是詹冰一生活得充實、快樂的泉源。
原文:
五月
五月,
透明的血管中,
綠血球在游泳著──。
五月就是這樣的生物。
五月是以裸體走路。
在丘陵,以金毛呼吸。
在曠野,以銀光歌唱。
於是,五月不眠的走路。
插秧
水田是鏡子
照映著藍天
照映著白雲
照映著青山
照映著綠樹
農夫在插秧
插在綠樹上
插在青山上
插在白雲上
插在藍天上
動物的病
大象感冒而鼻塞
長頸鹿說:「喉嚨痛又有痰」。
駱駝講:「我的駝峰在發炎」。
鯨魚患急性盲腸炎。
蚊子的口器斷掉了。
百步蛇猛叫:「我的毒牙痛」…
我非常擔心──
那時候獸醫先生要怎麼辦?
小麻雀
找不到媽媽的
小麻雀好可憐
在屋頂上
啾、啾、啾…
在榕樹上,
啾、啾、啾…
在我的心坎裡,
啾、啾、啾…
趕快拿擴音器給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