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09月

中级培训班第五课作业

发布者:馨香茉莉

【作业】

     请就你所做过、或参加过的阅读活动,发表你的看法,并提出你的问题和期望。请注意,需要注明前提。

    (请发表在书房网的个人小站或个人空间,并以文档形式上传群文件,以便老师批改。)

 

在小书房初级培训入学测试时,针对第二题我以我们深圳市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福田图书馆站点在20122月就举办了一次“读绘本学理财”为主题的读书会做了举例。

 

二、阅读教育测试题

 

在《阅读引导入门手册》中,我们提到了阅读引导员与孩子相处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中之一,也是排在首位的,就是——平等。这种平等的意识,其实不仅仅需要体现在我们的读书会活动当中,也需要体现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现如今,我们的教育往往有两个误区,一个是以管教代替平等,一个是以纵容代替平等,前者教给了孩子什么是恐惧,后者教给了孩子什么是自私,而这两者,显然都不是我们想通过阅读传递给孩子的东西。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相处之道,才能体现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平等?请在《亲子阅读必读指南》和《读书会活动视频精选》中找出一个实际案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能举出现实中的一个你亲身经历过的案例也可以,请注意,在这里要尽量举出正面案例,因为反面教材我们已经在现实中看得太多了。

(本测试题的评分标准是:1、举例贴切加一星;2、叙述生动加一星;3、理念到位加两星;4、有亲身经历加一星。)

 

【答】:

 

    在我的理解中,平等体现在我们能不能把孩子看成和我们一样的个体,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能跟他们心平气和地讨论,而不是把他们看成需要我们教导和指导的人。

 

举例来说,在儿童理财教育方面就恰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既不能管教过严,严控孩子零花钱的使用或者干脆不给他们使用零花钱的机会,也不能过于纵容,对孩子使用零花钱不加控制。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度呢?什么才是平等的理财教育呢?如何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对于孩子们过年收到的压岁钱,怎样管理和使用呢?对于孩子强烈的消费欲望,你是否想过如何合理地引导?你懂得怎样帮助孩子从小掌握一些理财的知识和理财的渠道吗?(详情请见附件2012-02-18福田读书会:读绘本学理财;策划详见20122月读绘本学理财PPT

 

读绘本 学理财读书会上,我为大家介绍了我们深圳市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的妈妈们专门为大家搜集的理财小知识:

 

钱的基本知识。
「钱」是什么?钱包括商代贝币、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钱币、钞票、银行卡等。
认识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韩元几种外国的钱。

 

钱包是不是百宝箱?
无节制的花费,皮包里面的钱也会掏空。

 

钱跑到哪里去了?
人有个坏习惯,就是购买欲,有些人看到东西,不管需不需要,只要喜欢就想买,钱到底花在哪里都忘记了。
因此,学会记录你的钱怎么来的,又去了哪里,用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就可以控制你的购买欲,不会乱买东西了。
记帐是记录跟钱的收入和支出有关的记录, 用一个本子将它整理出来,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钱花在哪里?还剩下多少?
很好玩喔!说不一定你长大后,也可以当个会计师呢!


什么叫储蓄?
把不用的零用钱,或口袋里剩下的硬币,投入小猪的肚子里储存起来。这个就叫做储蓄!
每天存一点钱,先储蓄再投资,日积月累,就可以变成小富翁喔!
为零用钱设置三个罐子
消费罐、储蓄罐、爱心罐

 

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家长们各抒己见:首先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孩子们应该学会理财。给孩子零花钱是孩子学习理财的第一步。当然给零花钱,需要些技巧:什么时候给?(一周还是一个月)给多少合适?如何使用?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各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来跟孩子做个约定。还要告诉孩子们:如何保管钱(存银行或储钱罐,有需要的时候再花)。需要多少钱带多少,不要向别人炫耀。

 

小朋友们也积极参与了讨论:

 

我们可不可以自己画一张钞票,再拿去买东西呢?
有个小朋友回答:可以,把钱放在纸上,然后画出钱来。马上就有小朋友反对了:不可以,要摸毛主席头像,用阳光照是否有小花?原来小朋友已会识别钱的真假了。
小朋友记住了:钱币都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统一印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印制钞票就拿到市面上去使用的,那是违法的喔!


我们在哪里都可以用人民币吗?
有小朋友说在香港用港币,有小朋友说在美国用美元。是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钱。


钱从哪里来?天上会掉馅饼吗?
小朋友说:钱是努力工作挣来的,说得太好了,钱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报酬。


你可以向爸爸妈妈借钱吗?
小朋友说:自己再挣多点儿钱,或者钱不花攒起来,或者向爸爸妈妈借钱。
记住:如果你的收入(包含零用钱、小猪储蓄罐和银行存款),不够支付你要买的东西(例如买一台电脑),临时需要一笔大钱的时候,你就必须向爸爸、妈妈借钱。家人可能不会向你要利息,不过你一定要记得,这些借来的钱有偿还的义务,你要有计划设法从收入中慢慢还钱。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钱不还,再借困难
你可以向同学借钱买东西吗?
有几个孩子说向同学借钱结果却没还。
记住:如果临时忘记带钱,因为急需买饮料或文具用品,在你的零用钱范围内,可以暂时向同学借用,但回家后应该告诉爸爸、妈妈,并在第二天立刻还清。
最好不要养成向别人借钱的习惯,因为同学间的借贷,如果处理不好,常常会伤害到彼此的友情

 

现场一小朋友提出了疑问:妈妈的钱为什么无缘无故的就要给我们呢?钱应该是挣来的。

馨香茉莉:妈妈给零花钱,让孩子从小学会理财,积累经验教训。这样孩子长大了才知道如何合理用钱。

 

家长是否赞同孩子做家务活挣钱?
有家长赞同,如倒一次垃圾一元钱。也有家长反对,认为直接给钱会让孩子对金钱有一种赤裸裸的感觉,建议可以换一种方式,如孩子洗一个碗奖多少小花,并登记在墙上的白纸上,这样孩子能看到今天比昨天多几朵小花,然后做更多的家务,妈妈每月底统计有多少朵小花,一朵小花等值多少钱?共折合人民币多少?并询问孩子你想怎样分配?

在活动现场还由我们专业的理财师豪豪妈妈为大家带来了亲子理财的分享:豪豪妈首先展示了一个望远镜,豪豪在一年级学期末买的。刚开始豪豪一周5元的零花钱全部用来买吃的或橡皮。去年参加了小书房网络理财读书会,看了小狗钱钱,豪豪妈和豪豪就制定了理财方案,学主人,订目标,然后开始存钱。一周3元存起来,2元消费,年底就买了望远镜。接着豪豪妈展示了豪豪自己的存折和银行卡,豪豪每年的压岁钱都存在银行。现在豪豪有一个更大的目标====购买天文望远镜,让我们期待他的目标早日实现。

妈妈提问:大额的钱如何处理?
豪豪妈建议大额钱由父母理财,但要告诉孩子这是他的钱,零花钱由小孩自己支配。丫丫妈建议:可购买股票、基金定投、保险产品等。也有妈妈反对:小孩的钱要保本,如存银行,反对购买股票或基金定投等风险投资,否则会触动小孩的利益。快乐宝贝妈:孩子的钱由孩子支配,如上学、上兴趣班的钱都由孩子支付。也有妈妈建议和孩子共同理财等。

 

读书会的最后我们给家长的话:
  永远别忘了树立一个好的一贯的榜样,让孩子明白:树上长不出钱来,但储蓄和精明的投资可以出钱。
  
希望家长合理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学会理财,和孩子共同订立目标,合理分配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然老师当年是给了我比较尖利的评价的:

 

亲爱的郑锦程同学,你的入学考卷经由阅卷老师仔细阅读和评估,最后的成绩是:第一题:3颗星;第二题:2颗星;第三题:3颗星。共计:8颗星。

 

第二题当中,你第一句就说,平等体现在能不能把孩子看成是和我们一样的个体,这本来已经说得非常到位了,但是你后面的举例,教孩子理财云云,难道让孩子早早学会把钱存入银行,按照大人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经济问题,就叫把孩子看成和我们一样,就叫对孩子平等吗?那么这种把孩子看成和我们一样的所谓平等,和那种把孩子看成微缩的成人,只求尽量让他们早日成为我们的老古板的教育观,差异又在何处呢?以及,让孩子干家务活赚零花钱,这种和雇佣童工没太大差异的行为,也能叫平等吗?你是想推过此表达孩子和大人有同等的付出劳动换取报酬的权利,儿童保护法应该基于此修订,允许我们雇佣童工,还是想表达什么其他的东西?很遗憾,至少从目前的答卷上,没法从你那一堆回答中,看出你最终的观点到底是什么。

 

下面来谈谈我的反思:

 

这次理财主题读书会也算是彩虹花骨干义工群策群力策划和参与实施的。我不认可然老师觉得不该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想法。我觉得对孩子进行一些财商方面的教育是有必要的,至少从我们的亲身经历来说,我认为孩子只有实际尝试过使用金钱后才能得到自身的经验教训。比如说,他们可以通过购买商品明白等价交换的道理。他们也可能会上当受骗,这样他们才能反思怎样花钱是值得的。

 

然老师提出的让孩子干家务活赚零花钱她不能接受,我反思后也觉得孩子应该把做家务当成对家庭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获取报酬的筹码,所以这个环节在以后的读书会中将不再建议采用。也就是说今后的活动要注意对儿童理财内容的正确引导。

 

在这次读书会中我们选用的故事因为是港台版本的一些绘本,感觉跟大陆的实际有些脱节。在后来我们又组织了有关这个主题的读书会,这次就取消了绘本的使用,改用了然老师翻译的《人生第一课—写给孩子的哲学书:钱是什么》,增加了更多讨论环节。

 

讨论:

l  为什么每一个大人都认为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l  为什么我们需要钱这个东西?

l  我们用钱买来各种好东西,还有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

l  多少钱才是够花的钱?

l  没有钱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l  古代的钱去了何方?如今1克金子能换多少钞票?

l  从哪儿才能弄到钱呢?

l  怎样才能当一个老板,让顾客都来光顾你?

l  要是赚不到钱了怎么办?

l  有人真的很穷怎么办?

l  你会怎么用自己赚来的钱?

l  捐款给穷人是助人为乐。如果没钱做慈善,又该怎么办?

l  钱是什么?钱能用来做些什么,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孩子们在回答中表达了各种各样对金钱的看法,从中我们也能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理财观念的影响。我相信孩子们也会在这次读书会结束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自己的思考,对怎样才能理好财形成自己的判断。

 

昨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去参加了一个心理学沙龙,期间播放了一部法国文艺片《花落花开》,讲述了一位女仆成为艺术家的艰辛道路:

 

1864年,法国朴素派的女画家萨贺芬出生在瓦兹河畔的奥维尔,父亲是名钟表匠,母亲是牧羊女,她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牧场和学校里度过。1882年后,她便长住在桑利斯,成为专门帮人做清洁的钟点工,同时身兼数份帮佣,只为了多攒钱买画具颜料。影片里,钟点工的萨贺芬裹着灰蓝的衣裳,体态臃肿,样貌也无奇,穿着加了衬裙肥大邋遢的裙装,步履更显蹒跚,白天她忙碌在工作之中,晚上则在家里用猪血、草叶汁自制出天然颜料,虔诚的她坚信有守护天使在保佑她,她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边唱歌边绘画,身旁有烛光和圣母相伴。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1912年。德国艺评收藏家威廉·伍德搬到桑利斯,萨贺芬正好负责打扫他的房子。在杜佛夫人的一次晚宴上,伍德偶尔在角落里看到一幅苹果静物画,意外发现这般精湛的画作竟然是出自清洁工萨贺芬之手。从此,萨贺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致力于朴素艺术的伍德买下了萨贺芬的全部画作,并决定为她举办一次画展。但生不逢时,这样的好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止了。伍德不得不逃离法国,走之前他嘱咐萨贺芬:你要一直画下去。在战乱中,伍德遗失了萨贺芬所有的收藏。

战争使得萨贺芬失去了工作,靠着积蓄和别人的救济度日,一贫如洗的她却仍然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地绘画,用创作渡过混乱的战局。直到1927年,伍德返回法国,在香堤伊的桑利斯之友艺术社的画展上,他再一次看到萨贺芬的画作,他决定要支持她成为画家。影片里,当伍德找到了萨贺芬的住所,大门紧闭,门把手上挂着萨贺芬小姐在忙,请勿打扰的字条。伍德轻扣门扉,萨贺芬出来只说了一句:你回来了。语调平淡,却隐含深情,她眼神清澈,回报伍德一个天真的笑。伍德决定提供萨贺芬所有的画具,并在财力上大力支持她,让萨贺芬可以专注地画画。

从未接受正规绘画训练的萨贺芬,灵感就是她最熟悉的自然风光,植物昆虫,水果花朵,这些都是她最常表现的题材。她最鲜明的风格,是把植物结合羽毛等组成重复的装饰性图案,偶尔疯狂地点缀睫毛和着火的丛林,强烈的反差远看就像一团着了火的树林。她说,我的灵感来自天上,是上天引导我去画。

在伍德的赏识和资助下,萨贺芬渐渐受人瞩目。她开始挥霍,挥霍着她的绘画天分和伍德的钱,从颜料、画笔到厨具、服饰,再到房东的大房子,昂贵的婚纱礼服,她渴望能在巴黎开画展,渴望能够脱离人生的贫困坎坷,渴望收获一段渺茫的爱情。

1930年,在萨贺芬首次参与朴素派画展的3年后,经济危机席卷了世界,也搁浅了伍德的事业。伍德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无力再购买她的画作,更不用说举办画展。人生的大逆转也带给了萨贺芬难以解脱的痛苦,她陷入了精神错乱、被害妄想症的幻觉世界,被安置在一间精神病院里。即使她的作品展出、卖出,伍德都无法与她见面告诉她实情。影片里,萨贺芬在被带进精神院前,披着雪白的婚纱,将银器挨家挨户送给邻居,她自言自语,眼神空洞,神情恍惚。在精神病院里,萨贺芬遗忘了所有,天使的声音,巴黎的画展,伍德先生,她的绘画,还有她自己。1938年,伍德被德国剥夺公民身份,财产被法国没收,但他还是帮助萨贺芬搬到独立的疗养房里休养。影片的最后,萨贺芬穿着黑色的衣服,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长满青草的山坡上,在葱郁的大树旁坐下,草长莺飞,微风轻轻吹拂,她独享着她的安静。

19421218日,萨贺芬孤单过世,伍德1947年在法国西南部也寂寥逝去,但他在去世前成功地履行了当初的诺言:在1945年,他终于在巴黎法兰西画廊为萨贺芬举办了个人画展。

 

我觉得可以说萨贺芬的精神失常有部分来自她对金钱的认识,当得到伍德先生的资助,从极度的经济拮据中走出之后,她开始梦想豪车、豪宅,想象着自己的画作能大赚一笔,甚至为自己即将开办的画展定做了婚纱,当她把这些昂贵的账单寄给伍德先生时,可以说是满怀希望的。于是当伍德先生告诉她因为金融危机他已经无力支付这些账单,画展也不得不延期时,她大为不解。天真的萨贺芬问道:“把我那些画卖出去不就又有钱了吗?”伍德的妹妹告诉她现在人们都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去买艺术品。可怜的女仆被这个事实击垮了,出现了精神恍惚的状态,从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不能不说这和她对金融市场认识的匮乏也有关。

 

这让我想到了带女儿试听的少年商学院的一堂理财课程,其中就提到了金融危机给德国经济带来的重创(部分讲座截图见PPT)。我想如果事先给孩子们打了这样的“预防针”,至少在孩子们将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会行动起来去积极应对吧。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财商教育是很有必要,而不是言之过早的。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