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这是爱的法则。因为,你不可能给出,你没有的东西。你的爱,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若你是干涸的,我便不能被你滋养……”我特别喜欢萨提亚的这首《如果你爱我》。我们在奋不顾身爱孩子之前首先要爱自己,而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因为我们是爱的源头,一个人不可能给出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与我们自己的灵魂进行深层次的链接吧,不焦虑,不恐惧,不为难自己,只是静待花开,如阳光般将爱播撒给孩子,让她们感受到温暖、自在、丰盛喜悦;让她们在爱中滋养、成长;让她们经由我们感受到自己与生俱来的富足。如何爱,怎样爱,从这本《爱和自由》开始,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父母的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
《爱和自由》的第二十二章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如果一个女孩在孩提时代得不到爸爸的肯定,那么她长大后便会深深的依恋她的男人,并且一定要在他的身上得到肯定,一旦“拉倒”就会痛苦不堪。她在寻找什么?她在寻找她爸爸对她的肯定。这种不安全感源于童年经历,源于家庭氛围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而我们的啰嗦,强势,控制、亦或是内心缺失向外寻找需求实则也都是自身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第五章的最后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弗洛伊德在给30岁的教授做个案时,请她回忆童年的经历。她回忆说,有一次和弟弟,爸爸妈妈去照相,妈妈将照相馆里的一个假苹果给了弟弟而不是给她,让她觉得不公平,感到不舒服。这种感觉和事件持续不断地发生,由此产生的心理疾苦和障碍变成了她的潜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如果我们有空余的时间,细细回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每个阶段所走过的路,画出自己的“生命卷轴”,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所恨的、所喜欢的,在我们童年的回忆中都能找到“原型”。我们对某件事看似“过激”的反应,实则是按到了我们的情绪按钮。正如我们对孩子的控制也多来源于恐惧,而这些恐惧又来源于我们从小到大未被满足的需求、那些掩藏内心深处的伤害、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所以爱一个人重要的课题其实和这个人无关,而是我们如何完成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以获得内心的安静和自由。唯有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乃至人生,才有能力去滋养孩子。才能安住于心,稳稳的、妥妥的去处理事情。而自我疗愈的方法,则需要回到童年,看看到底是哪些关键的事件和人物,让你有失落的感觉。如果可以,你还需要和父母做一个和解,《爱与和解》、《镜子的法则》这两本书,将帮助你达到这一目标。在此不展开具体论述。
承认儿童是精神的产物,生下来就蕴藏着强大的精神能量
我特别喜欢纪伯伦写的《孩子》这首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你的生命跟任何生命都不一样,对世界万物的感知也跟别人不一样。遵从孩子自己的发展规律吧,在他需要“咬手”的时候,让他纵情的咬吧;在他以自己的方式玩火车的时候,请一定不要指示他驶进“正确的轨道”;当他将鱼儿画到了天上,请一定不要用自己的经验“逼”他们画到水里。“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就算你说的都对,又能怎样?儿童认识世界的经验成人不能替代。
正如书中所说:“儿童会在他自己的发展点上探索、努力、成功,并将经验肉体化,将概念内化。这个经验是从儿童自己的探索开始,通过他自己的每一个小开拓而进行的。”相信他们,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这个世界。
另外,不要因为自己深深的不安全感,而将“大任”压于你的孩子,让他去完成你未完成的使命。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本就有着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降生于世的使命。我们要尊重他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