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彭懿老师的作品,彭懿何许人也?彭懿,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著名幻想小说作家、翻译家、摄影家。著有幻想文学理论专著《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等,长篇幻想小说《与幽灵擦肩而过》、《半夜别开窗》、著有《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等书。他是个有梦想且追梦的人。从小喜欢昆虫所以大学学了它。可是人生的道路啊往往与你最初的梦想不一样,因为当你的梦达到时你又会生出另一个更大更好的美梦。看着写他的简介你不是不是也想拥有这种想做就做的梦呢?那先从读他的书开始吧。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本书的正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阅读图画书〉主要是讲解图画书的定义以及如果去看一本绘本。下篇〈经典图画书〉主要是仔细解读了一百多年来世界图画书史上的六十余本经典之作。
你知道绘本为什么被称为图画书吗?你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图画书吗?你知道一本图画书拿到手里你应该从哪开始吗?你知道封面与封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吗?你是不是一直都会错过环衬与扉页?既然是图画书,那么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联,图画中的节奏,图画中所包含的意思,颜色的变化又代表什么?你是不是都弄得明白呢?别怕!这本书一定会教会你怎么看一本绘本,不让你错过作者的每一个独具匠心小手笔。每一个小手笔中都会有大惊喜!只要你会去看,知道如何去读!
好的绘本就像一曲音乐,她的一切展现出来都是美——美丽的语言,美丽的图画,美丽的节奏。这本书的下篇就慢慢而细致地介绍了六十余篇经典之作。彭懿老师就像一位指挥家,带领我们去欣赏去“聆听”,随着他的脚步去了解什么是经典!又如何去了解绘本的“内心深处”所隐含的内容。什么样的作者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内含。他(她)们用的是什么样的手法,彭懿老师都一一道来。
关于图画书的要素:
一、封面:作者非常强调封面,这在我看其他文学书时是不会着重去注意的,就象笔记第一篇所说的一样,哪怕只是印上书名那几个大字我也会去看。可是图画书却不是这样的,它要从封面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它的封面要么是取自正文的一幅画,要么是专门创作的一幅画。封面或护封通常涵盖了故事中最关键的要素。封面还包括护封,但平装书是没有的,护封就是套在封面外的加了前后勒口的一张与封面图画一样的纸。
二、环衬:环衬分前后,其实就是正文开始之前的一张纸。但这张纸可发挥的地方不少,除非是白纸,其他的对于图画书的作者来说都是具有意义的。图画书里的环衬的确是不可忽略的,来看看作者怎么说:环衬常常被人一翻而过,然而实际上,图画书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甚至说出故事之外的另外一个结尾。
三、扉页:扉页又叫主书名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图画书的书名、著作责任者(作者和译者等)以及出版者的名称。除了上述文字信息,图画书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不容小觑。所以扉页也很重要,本书的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看一本图画书不能光看正文,它的边边角角里里外外都是个宝。因为图画书是画出来的,在作者的画里,里里外外都可成为故事。来看下作者是怎么介绍的。1、扉页告诉你谁是主人公。举了《我是彩虹鱼》和《女巫温妮》两本书为例。2、跨页的扉页图:《猜猜谁来吃晚餐》扉页是基本上把剧情都透露出来了。3、会讲故事的扉页。 4、扉页给我们第二次阅读的乐趣。
关于图画书与亲子阅读:
书中有一段话: “松居直可以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同时也是最坚忍不拔的图画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观点,就是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他在《幸福的种子》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孩子的人生经验还很有限,自己看图画书很难了解故事的内容,充其量只是跟着文字读而已。相反,大人拥有较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读书经验,在阅读时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思想,并通过文字想象故事所描绘的世界,甚至对某些内容产生共鸣,深受感动。
能这么深入解读图画书的人,如果满怀爱心地念书给孩子听,必定能将文字转化成生动、温暖的话语,并让这些话语传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即读的人把自身 的内涵与图画书结为一体,将书中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
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是幼儿自己看书时无法体验的。因此由大人读图画书给孩子听,对孩子的心理和智能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还有一点也是松居直一直强调的,就是图画书为亲子共读提供了一个虽然十分短暂,但却非常幸福、快乐的时间和空间。
松居直还主张大人应该边给孩子读图画书,边让孩子自己看图画,他发现孩子即使是只看图画,一本图画书的内容也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
关于图画书隐藏的细节:
在一本图画书里,常常隐藏着许多作者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它们有的与作品的主题无关,只不过是增加一点小噱头或是出自作者个人的癖好,但也有的与主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缺少了这样一个细节,整个作品就缺少了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一、好玩的细节:在画面上某个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地方,留下一个或几个类似插科打诨的人物,制造一点笑料,早就是画家们的传统了。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就是《玛德琳》里有一个鬼鬼崇崇形迹可疑的人物,在书里一共出现了五次,是很好玩哦,这本书我没有,有机会看的话一定看仔细一点。
二、画家悄悄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正好这本书举的例子是林明子的《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