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08月

(限成员)台灣文學作家系列 - 馮輝岳

发布者:阿茲特克

TitleLine

閩語

馮 輝岳是台灣桃園縣龍潭鄉八張犁橫崗背人,1949年出生,從橫崗背這個充滿了鄉土味道的名字,就不難感覺到:這是一個有著泥土氣息的鄉村,的確,橫崗背正 是一個遠離城市,樸實而保守的的客家庄,在這裡成長的馮輝岳,也始終保有客家人耕讀傳家的勤奮與質樸。他從新竹師範學院畢業之後,就一直在國民小學任教, 是盡職的老師,也是受尊敬的教務主任。雖然,由於個人的生涯規劃,馮輝岳在2001年從教職退休,不過,他的心仍然牽繫在小朋友身上,也依舊讀書、寫作, 在兒童文學的領域裡付出心力。

馮輝岳和文學結緣很早,他16歲開始寫作,23歲獲得全國青年學藝競賽最佳小說獎,可以算是早慧型的作家。不過,他的早期作品以成年人看的小說和散 文居多,並沒有特意為兒童寫作,直到1979年,他參加了一個為教師舉辦的兒童文學研習營,才受到啟發,覺得為孩子寫作是一件重要而快樂的事。在這個機緣 下,他開始改變寫作風格,把對創作的熱情轉移到兒童文學,他不但寫童話、童詩,更對童謠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他開始收集、整理、研究、創作童謠,為童 謠付出了許多心血。這個時期的馮輝岳,一方面努力鑽研中國各省和各種語言的童謠,另一方面也自己創作童謠,並且經常在報紙、雜誌上發表他的研究和創作,也 開始受到各界邀請,就有關童謠的源起或是各地童謠特色等主題發表演講,從此以後,馮輝岳也被朋友戲稱為「孩子王」。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馮輝岳受到他的啟蒙老師鍾肇政先生的指點,在創作上有了另一番突破,鍾肇政是台灣非常知名的客家籍作家和學者,他也一直 致力於發揚客家文學和文化。馮輝岳和鍾肇政一樣是客家人,受到老師的啟發和影響,他發現:作為一個客籍作家,自己應該對保留和傳揚客家歷史、文化和生活付 出更多。在深刻的省思與體悟之下,馮輝岳期許自己要深刻的走入客家文化,用客家文化來塑造自己的特色,讓更多人瞭解客家語言和客家文化的深厚、動人。於 是,除了原本的創作方向之外,馮輝岳開始嘗試客家童謠創作。他做人做事素來專注、用心,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除了在學校上課和辦理行政工作之外,幾乎把餘 暇都投入在閱覽國內外圖書館的文本和電子資料上,此外,他還蒐集了許多大陸的客家歌謠刊物和書籍,並且經常帶著學生做田野調查。每當有了心得或發現,他就 透過作品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並且應邀到各地演講,來傳播客家文化。在馮輝岳長時間的研究和提倡下,客家童謠獲得相當多人的重視,擁有了新生命。同時, 很多原本並不會說客家話的孩子也經由客家童謠接觸到客家語言和文字的優美,並進而去鑽研客家文化。

馮輝岳是一個包容性很廣、視野極為開闊的作家。雖然,他是客家人,也致力於客家童謠的研究。但是,在長達二十年在童謠世界中的創作與耕耘之後,馮輝 岳特別強調:台灣的童謠,應包含閩南、國語、客語和原住民語四大部份,其中除了語言和押韻的不同外,最大的差異,則是國語和閩南語的童謠內容,較強調一﹑ 二個人可以玩耍;客語童謠的內容則大多數是以團體遊戲的方式遊唱,這大概和客家人經常遷徙有關;至於原住民童謠則多半屬於多音節,歌聲充滿濃厚的山林風味 和族群色彩。像馮輝岳這樣,一方面觀察到台灣不同族群童謠的相同點,又能剖析出差異性的研究方式,充分顯示出他對多元文化的廣大包容性。幾十年研究寫作不 斷,馮輝岳的著作相當多,最著名的有兒童散文集《阿公的八角風箏》、《崗背的孩子》;客家兒歌集《火焰蟲》、《逃學狗》;論述集《台灣童謠大家念》等。

文學花園

說明:

馮輝岳個性樸實,在社交場合說話不多,是喜歡讀書、寫作超過參加文藝座談會的作家,不過,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充滿了對文學的強烈熱愛,這種人格特質 反映在他的字裡行間,就形成了看來平平淡淡,卻蘊藏著滿滿真情實意的作品風格。文評家認為:讀馮輝岳的文章彷彿喝溫開水,最初感覺沒什麼味道,漸漸的卻能 感覺到心中的暖熱,感受到清淡有味的那種安心與舒適。目前,台灣文壇有許多人崇尚華麗的文句和後現代的寫作技巧,兒童文學界也往往受到這樣的影響,在大家 一窩蜂朝魔幻的形式和奇詭的造句刻意求工的時候,馮輝岳平淡卻雋永的文章其實樹立了另一種風格,值得人們注意和品味。

原文:

小河裡捉魚

流經橫崗背的河流,有許多條。較小的河,多半是通往田野的支流,水,流得很慢,夜晚,隔著稻田,傳來流水的聲音,好似低低的淺唱。
我家後面的小河,河床裡,散落著大小不一的石頭,有些沒有石頭的河段,因為流水的侵蝕,形成比較深的坑洞,那裡的水草特別茂盛,也是魚蝦最愛棲息的地方。
秋 天來了,小河的水更淺了,我們攜著臉盆和水桶,沿屋後的小河走,一邊走一邊觀察河裡的動靜,小魚小蝦聽到我們的腳步聲,會嚇得東藏西躲,也暴了牠們的蹤 跡。河裡捉魚不容易。我們先搬來泥土和石塊,將河道兩端堵住,然後輪流潑水,彎著腰,雙手抓著臉盆,頭也不抬的潑出去,一盆接一盆,每個人都潑得滿頭大 汗,水,愈來愈少,魚兒露出了背鰭,蹲在岸上看魚兒橫衝直撞的著急模樣,真巴不得立刻捉住牠們。
終於等到捉魚的時刻,大夥畢畢波波跳下去,伸開兩掌,在泥巴和水草間摸索,有些聰明的魚兒,知道我們要捉牠,總是不動聲色地躲在角落,只有小魚小蝦最沈不住氣,蹦蹦跳跳的,三兩下就落入我們掌中。
阿坤的手伸入石洞,摸到滑滑的東西,馬上抽出來。
「一定是大土虱,不信你摸摸看。」他對我說。
「我不敢。」
我找來一根竹棒,朝洞裡猛撞,裡面劈哩叭喇響,再繼續撞一陣,一條大土虱魚扭著身子滑出來了,大家怕牠鑽入泥巴中,七手八腳往前摸,泥巴濺得滿身都是。
「蛇!」岸上的堂弟忽然驚叫起來。
土 虱還沒捉到,大夥又被堂弟的叫聲嚇得爭相爬上岸,驚魂甫定,仔細瞧一瞧,原來是一條水蛇,小小的頭打水草間探出來,細圓的眼珠骨碌碌看著我們。捉魚碰到 蛇,實在掃興,費了好多工夫,趕走水蛇,大家才放心的繼續圍捕那條大土虱魚。四、五個人在泥巴裡摸了老半天,總算捉住了牠。
眼看上游的水就要溢出來,河裡的魚也捉得差不多了,我們洗淨身的泥巴 ,把堵在兩端的泥土和石塊搬回原位,水。嘩啦啦流淌下來,剛才我們捉魚的地方,又恢復了平靜,那些僥倖沒被捉住的魚兒,終於逃過一次「劫難」。
在 乾涸的田野,我們把花費一個下午捉到的魚,統統倒在地上,平均分做五堆。阿坤到田埂拔下幾根狗尾草的稈做籤,每人抽一支,抽到最長的先挑,我的運氣真好, 抽中最長的那支籤,我當然挑選有大土虱的那一堆囉!不過,相比之下,每個分到的魚幾乎一樣多,所以,抽到短籤的阿寶也樂得笑瞇瞇。
太陽快下山了,我們互相約定明天到山腳下捉魚,那裡的河較寬,聽說魚兒特別大,只是河水流得急,兩端圍堵,馬上會滿出來,阿坤說要採用大禹的「疏導法」,這個意見很好,明天試一試就知道。


© 2005-2021 dreamkidl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1623号-1